專家講述關於大麻的真相

使用大麻可能存在問題,但極少導致成癮

在經典 1936 年的邪典電影《Reefer Madness》中,原本適應良好的高中生嘗試大麻後,突然沉淪於成癮、濫交、 агрессия、學業失敗、兇殺和精神疾病的生活。電影的結尾發出了不祥的警告:“可怕的大麻可能即將伸向你的兒子或女兒……或你的……或你的!” 當時報紙的頭條新聞也經常反映出類似的情緒。1938 年 2 月 10 日,《Beloit (威斯康星州) 每日新聞》的頭條寫道:“當局警告大麻習慣的蔓延——使用大麻會導致精神錯亂、墮落和暴力。”

這種對大麻的立場似乎很極端。然而,正如人們已經摒棄了大麻使用不可避免地導致精神崩潰的觀念一樣,他們也開始質疑大麻是良性的這一概念。特別是,一些證據表明,在某些情況下,大麻可能會使人成癮,並且可能還會帶來其他健康問題,尤其是在重度使用者中。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偶爾或少量使用該藥物不會受到不良影響。

有多少人會上癮?
根據聯合國 2002 年的一份報告,大麻(也稱為大麻)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非法物質。在美國,娛樂性使用很普遍,醫療用途也在上升。在 2007 年的一項研究中,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路易莎·德根哈特和她的同事發現,43% 的 18 歲或以上的美國成年人至少嘗試過一次大麻。許多青少年也受到這種藥物的吸引。在大型的、正在進行的“監測未來”研究中,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14% 的八年級學生在過去一年中至少使用過一次大麻,而 12 年級學生的這一比例上升到 35%。大麻的使用在不久的將來無疑會增長,因為 16 個州已經將其醫療用途合法化,而且更多的州正在考慮使其合法化的立法。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鑑於這種藥物日益普及,許多人長期以來一直擔心其潛在的危險,特別是它是否會讓人上癮。人們傾向於交替使用“成癮”和“依賴”這兩個詞,儘管藥物專家現在更喜歡使用“依賴”這個詞。在當前版本的精神衛生專業的“聖經”《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診斷為大麻依賴(一種物質依賴)需要一個人滿足七個標準中的至少三個。

許多調查人員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發現只有相對較小比例的嘗試過大麻的人會上癮。例如,在 1994 年發表的一項大規模調查中,當時在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的流行病學家詹姆斯·安東尼和他的同事詢問了 8,000 多名 15 至 64 歲的人關於他們使用大麻和其他藥物的情況。研究人員發現,在至少嘗試過一次大麻的人中,約有 9% 的人最終符合大麻依賴的診斷標準。酒精的相應數字為 15%;可卡因為 17%;海洛因為 23%;尼古丁為 32%。因此,儘管大麻可能對某些人具有成癮性,但 91% 的嘗試者不會上癮。此外,與許多其他合法和非法藥物相比,大麻的成癮性較低。

可能的危險
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是大麻是否是一種“入門”藥物,導致使用更危險的物質。許多研究發現,大多數使用其他非法藥物的人實際上首先使用過大麻。儘管這些結果與“入門”假說一致,但它們並不能證明使用大麻會導致使用其他藥物。那些被大麻吸引的人可能只是普遍容易濫用藥物,而與他們是否接觸過大麻無關。此外,個人通常在接觸大麻之前會吸菸或飲酒。我們是否也應該問尼古丁和酒精是否是入門藥物?

研究人員還證明,大量使用大麻會導致耐受性增加,並在嘗試停止使用時出現戒斷症狀。此外,大量使用還會導致呼吸系統和心血管問題,以及短期記憶障礙。大麻也可能在易感人群中引發某些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參見維多利亞·科斯特洛的“危險的心靈”],儘管研究人員仍在爭論關於這個問題的證據。最後,由於大麻在大多數州和聯邦法律下仍然是非法的,因此擁有或出售大麻的人可能會面臨法律後果。

另一方面,大麻對某些疾病患者具有顯著的益處。在青光眼患者中,它可以降低可能導致視力喪失的危險高眼壓。此外,大麻可以緩解慢性疼痛,減輕癌症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並限制艾滋病和其他疾病導致的嚴重體重減輕。

當一個人確實成癮時,幾種型別的心理療法可以幫助他或她戒掉這種習慣。其中一種更有效的方法是針對成癮心態量身定製的認知行為療法 (CBT)。透過使用 CBT,治療師教會患者實用的應對技巧,從而導致行為的改變。他們還嘗試改變導致一個人成癮的想法。兩種更快速的治療方法是動機性訪談和密切相關的動機增強療法。這些方法的目的是增強一個人停止或減少使用大麻的動力。

不幸的是,對於所有成癮心理療法,複發率仍然很高。在 2003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布倫特·A·摩爾和他的同事發現,41% 的成功治療的大麻成癮者在六個月內復發。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更持續地實現長期戒斷的方法。

公眾需要了解關於大麻的事實,以便能夠駁斥關於該藥物影響的虛構故事。只有瞭解大麻何時構成真正的威脅,何時風險最小,人們才能在特定情況下正確權衡其危險和益處。我們的健康和健全的社會政策都依賴於此。

(延伸閱讀)

  • 菸草、酒精、管制物質和吸入劑依賴的比較流行病學:國家合併症調查的基本發現。James C. Anthony、Lynn A. Warner 和 Ronald C. Kessler 在《實驗和臨床精神藥理學》中,第 2 卷,第 3 期,第 244–268 頁;1994 年。

  • 大麻依賴:其性質、後果和治療。由 Roger J. Roffman 和 Robert S. Stephens 編輯。劍橋大學出版社,2006 年。

哈爾·阿科維茨是亞利桑那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作者感謝 Lori Marino 對本文的慷慨幫助。

更多作者:哈爾·阿科維茨
SA Mind 第 23 卷第 1 期本文最初以“精神健康的事實與虛構:關於大麻的真相”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第 23 卷第 1 期(),第 6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312-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