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的起源

腦部掃描揭示了仇恨是如何開始產生的——而且它與愛並不遙遠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說愛來自內心,那麼恨呢?與音樂宗教諷刺以及其他一系列複雜概念一樣,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仇恨的神經學基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已經開始揭示這種強烈的情感是如何在大腦中開始產生的。

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生物學實驗室的神經生物學家塞米爾·澤基(Semir Zeki)領導了去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掃描了17名成年人在注視他們聲稱憎恨的人的影像時的大腦。總體而言,內側額回、右殼核、前運動皮層和內側島葉的區域被啟用。研究人員指出,這個所謂的“仇恨迴路”的部分也參與了引發攻擊性行為,但攻擊性本身的感覺——以及憤怒、危險和恐懼——在大腦中顯示的模式與仇恨不同。

當然,厭惡可能來自積極的情感,例如浪漫的愛(以以前的伴侶或被認為的競爭對手的形式出現)。但愛似乎會使傳統上與判斷相關的區域失活,而仇恨會啟用額葉皮層中可能參與評估他人和預測其行為的區域。

然而,研究作者指出,與愛的一些共同點是驚人的。殼核和島葉中被個體仇恨啟用的區域與浪漫的愛相同。他們在2008年10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中寫道:“這種聯絡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愛和恨在生活中如此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然而,這項初步研究並沒有讓所有人都相信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仇恨的神經學根源。“這真的還處於早期階段,”杜克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副教授斯科特·休特爾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其他情緒,如快樂和悲傷,已經瞭解得更好:“甚至像遺憾這樣的事情也有一些非常清晰的神經座標。”

休特爾指出,下一步將是對明確定義的仇恨的各個方面和型別進行更多研究——包括針對群體仇恨而不是針對個人的仇恨——然後在幾種不同的情況下進行測試。他還指出,重要的是尋找大腦部分受損且情緒傾向發生變化的案例。“一旦你展示了當大腦區域受損時正向啟用損傷,你就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你至少擁有了迴路的一部分,”他說。

仇恨這種情緒的目的仍然有待推測。雖然有人認為這種感覺具有進化優勢——它可能幫助個體決定應該對抗或蔑視誰——休特爾指出,就像確定一個專門的神經迴路一樣,這一切都只是“現階段的猜測”。

你不討厭那樣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