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物種數量回升,但更多物種瀕臨滅絕

黑足鼬、蒙古野馬迴歸;日本海獅、加勒比僧海豹消失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科學家們在今天釋出的一份報告中警告說,全球瀕危物種的危機比金融危機更為嚴重,受威脅的動植物數量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

在其最新的四年期瀕危物種評估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中添加了一些新的條目。根據該列表的擴充套件情況來看,該報告警告說,世界不太可能在2010年實現扭轉物種減少趨勢的目標。

該報告《變化世界中的野生動物》估計,已知哺乳動物中有22%面臨滅絕的威脅或已經滅絕。它還發現兩棲動物面臨巨大壓力,其中30%以上被歸類為受威脅或滅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IUCN警告說:“我們現在知道,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近三分之一的兩棲動物和超過八分之一的鳥類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這讓我們得出了一個嚴峻的結論,即野生動物……正處於困境之中。”

2008年的審查涵蓋了44,837個物種,高於2004年的38,047個和2000年的16,507個。到目前為止,IUCN已記錄了869個獨立的動植物滅絕案例,其中包括804個被徹底消滅的物種和65個被認為在野外滅絕的物種。

科學家表示,如果將目前被標記為“可能滅絕”的約290個極度瀕危物種加入,記錄在案的滅絕總數可能會上升到1,159個。另有5,561個物種的資料不足。

最近新增到滅絕名單中的是大型海洋哺乳動物。

去年的審查使科學家得出結論,曾經在東北亞地區數量眾多的日本海獅現已滅絕。IUCN還認為加勒比僧海豹也已消失,因為自1950年代以來就沒有人見過它們活著。據信,捕獵和漁船的壓力已經消滅了這兩種動物。在2007年,科學家確定長江江豚由於汙染和發展而滅絕。

最新的報告還包括對845種珊瑚的評估。目前,超過四分之一的珊瑚被認為是受到威脅的,氣候變化被列入它們面臨的威脅清單。儘管如此,IUCN警告說,海洋生物的健康狀況可能比預期的更糟,因為人們對海洋中的生物多樣性知之甚少。

報告說:“世界上大多數物種的保護狀況仍然鮮為人知,到目前為止,評估過的物種中存在很強的偏見,傾向於陸生脊椎動物和植物,特別是那些在生物學研究較充分的世界地區發現的物種。”

儘管總體情況黯淡,但科學家也指出,保護工作正在使一些以前面臨滅絕的動物從邊緣拉回來。

在北美,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因可能將黑足鼬從被歸類為野外滅絕改為瀕危而受到讚譽,此前經過10年的努力,將該物種重新引入到美國西部八個州和墨西哥。在蒙古為拯救一種野生馬而進行的保護工作也使該動物從野外滅絕躍升至“極度瀕危”。

紅色名錄被用作旨在保護野生動物的若干雙邊和聯合國條約的基準,包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溼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s)和《生物多樣性公約》。該列表中的資料也被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工作的科學家使用,以幫助他們跟蹤全球變暖可能如何影響野生動植物。

迄今為止的物種評估只是評估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冰山一角。總共已經描述了約180萬個獨立的物種;對現存物種總數的估計範圍從200萬到1億不等。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Green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