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1983年和1984年,科學家們確定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導致艾滋病,這種疾病最近開始在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的男同性戀者中出現。這一發現很快導致了關於預防性疫苗即將問世的預測。同樣,在1996年,在強效藥物組合開始將血液中的HIV水平降至無法檢測到的水平之後,洛克菲勒大學著名的艾滋病研究員何大一表示樂觀,認為早期和強力地攻擊病毒可能證明是可治癒的。
然而,疫苗和治癒方法都沒有實現。事實上,最有希望的疫苗前景已經失敗。而且,當積極的治療停止時,狡猾的病毒又會捲土重來。
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大眾科學》邀請了兩位頂尖的艾滋病研究人員來探討該領域目前面臨的最大科學挑戰:找到疫苗甚至可能嗎?到底需要什麼才能清除人體內的艾滋病病毒,從而實現治癒?他們坦誠、發人深省的回答如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注意:這個故事最初以標題“HIV--25 Years Later”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