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當我寫這篇專欄文章時,最近的幾場風暴一直困擾著我。全國各地的冬季降雪再次引發了關於氣候變化的問題。懷疑論者問道,如果我們在經歷大雪,變暖怎麼可能正在發生? 好像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季節來確定世界的狀況。事實上,氣候變化的一個症狀可能是更多樣或更極端的天氣——但幾次大雪也無法證明這一點。無論如何,今年一月份美國的氣溫略高於平均水平。

另一場風暴圍繞著“氣候門”事件。去年 11 月,超過 1000 封私人電子郵件從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部門被盜並公開發布。氣候懷疑論者聲稱,這些電子郵件證明,圍繞全球氣候變化的科學尚未定論,並且支援它的資料被曲解了。

令人不安的是,最近還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 2007 年釋出的第二份氣候研究報告中發現了一些錯誤;第二份報告 بررسی 氣候變化目前的的影響並預測未來的影響。(在第一份也是最常被引用的報告中沒有發現錯誤,該報告稱,人類活動正在導致大氣變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證據是無可辯駁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最後,在 12 月,備受期待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未能達成一項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大協議;與此同時,美國在這方面的立法也陷入停滯。

在我們紀念今年四月地球日 40 週年之際,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事件? 誠然,大氣科學是複雜的,氣候模型也是不完善的。 顯然,科學家畢竟只是人,也是不完美的。 但是,科學的進步需要大量的證據。 數十年來進行的數千項研究表明,人類的印記正在塑造著地球。 《大眾科學》的讀者早在 1959 年的一篇專題文章中就首次瞭解到過量的二氧化碳可能會對氣候產生不利影響——沒錯,那是 50 年前。 今天,科學仍在努力應對人類影響程度的不確定性,但 1959 年那篇文章之前和之後數千名研究人員的工作表明,這種影響確實存在。

在本期中,一份特別報告揭示了我們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它的氣候、資源、生態系統——併為我們能做些什麼提供了想法。 大氣科學家喬納森·福利的“健康地球的邊界”解釋了對可持續性產生深遠影響的環境過程的安全閾值。 然後,“應對環境威脅的解決方案”提供了一組專家對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方法將這些過程控制在限度內的看法。 接下來,在“打破增長習慣”中,明德學院常駐學者比爾·麥基本恩認為,為了生存,社會必須結束對經濟增長的沉迷,轉而明智地維護財富和資源。 懷疑嗎? 工作人員編輯馬克·菲舍蒂在“比爾·麥基本恩,受到質疑”中質疑了這些斷言。 無論您是否同意這些觀點,我們都希望您會發現這次交流以及整個特別版面都具有資訊量和啟發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