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耐藥性正在摧毀用於對抗令人擔憂的細菌類別的“最後手段”藥物

如何區分壞訊息和真正壞的訊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最近關於抗生素耐藥性的新聞報道太多了,你可能會想忽略所有這些報道,只是為了保持你的理智。但是,當涉及到弄清楚哪些報道最值得你關注時,存在一種危險等級。

每當你聽到某種特定的細菌對“最後手段藥物”產生耐藥性時,情況就很糟糕了。“最後手段藥物”——例如用於治療葡萄球菌感染的萬古黴素——通常是某些型別感染的最後一道安全可靠的防線。製藥公司可以嘗試開發新藥來替代過時的藥物,但這需要時間並且不會帶來大量資金,因此我們正迅速耗盡最後手段藥物。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壞訊息類別是,當所謂的革蘭氏陰性細菌中出現嚴重的抗生素耐藥性時。(所有細菌都分為兩組: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基於它們對一位名叫漢斯·克里斯蒂安·約阿希姆·格拉姆的丹麥細菌學家發明的一種染色劑的反應)。正如瑪琳·麥肯納在“內部敵人”中所解釋的那樣,革蘭氏陰性細菌中的抗生素耐藥性尤其令人擔憂,因為革蘭氏陰性細菌比革蘭氏陽性細菌更可能在物種之間共享導致耐藥性的基因。她的故事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它詳細介紹了美國如何對革蘭氏陰性細菌中的最後手段藥物產生耐藥性(真的很糟糕),(真的很,真的很糟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似乎這還不夠糟糕,臨床醫生現在開始在全新的病原體類別(如真菌)中看到耐藥性。

然而,最糟糕的訊息可能是,即使正確使用抗生素,它們也可能正在加劇耐藥性問題。因為即使正確使用抗生素,也會創造出有利於具有耐藥性基因的微生物生存的環境。

然而,好訊息是,改變我們的習慣可以降低耐藥性水平。即使是像確保醫生和護士在治療醫院的病人之間洗手這樣簡單的事情,也可以發揮作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世界衛生組織都啟動了旨在幫助保持抗生素效用的倡議。請在此處檢視他們各自對情況的總結:此處此處此處。當然,這需要時間和努力以及許多人的合作,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並非不可能。就像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一樣,我們知道該怎麼做。問題是我們是否會堅持到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