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阻止車輛的路障到毫米波掃描器,9月11日恐怖襲擊導致過去十年全球範圍內的安全技術和技術發生了重大變化,以阻止未來的襲擊並避免再次措手不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全球範圍內的執法和反恐行動已經開始嚴重依賴對公共空間的監控。在美國,沒有哪個地方的監控比曼哈頓下城更普及,這裡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世界金融中心以及當然還有世貿中心遺址等標誌性建築的所在地,新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正在那裡建設中。
紐約市警察局 (NYPD) 的曼哈頓下城安全倡議 (LMSI) 是一個高科技監控網路,覆蓋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區。當紐約市警察局在 2008 年 8 月啟動該計劃時,其目標是建立一箇中央指揮中心,可以訪問來自 3,000 多個攝像頭和 100 個車牌識別器的監控資訊。該網路目前包括 1,850 個攝像頭,並且已擴充套件到曼哈頓中城。
雖然紐約市警察局擁有並運營著 LMSI 的許多攝像頭,但流入曼哈頓下城安全協調中心的許多影片流來自當地企業安裝的攝像頭。“我們最初從金融領域的 15 個利益相關者開始,包括證券交易所、高盛和聯邦儲備委員會,”LMSI 的指揮官薩爾瓦多·迪佩斯警督說。“一年後,我們擴充套件到了中城——從第 30 街到第 60 街,從哈德遜河到東河——又增加了 15 個利益相關者地點。”
分析軟體在確保網路協調中心的分析師注意到影片中捕獲的可疑活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希望攝像頭能夠對不同的可疑活動發出警報,並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迪佩斯說。這可能包括遺留的可疑包裹、在單行道上逆行的車輛或在禁區徘徊的個人。
所有這些增加的監控都引起了公民權利組織的憤怒,特別是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ACLU),他們質疑美國公民是否為了加強安全而交易了過多的個人自由。美國公民自由聯盟週三釋出了一份報告(pdf),闡述了這些擔憂。
紐約公民自由聯盟特別關注 LMSI,並起訴美國國土安全部 (DHS)(該計劃的主要資金來源),以獲取有關攝像頭和車牌識別器的位置、正在使用的裝置型別、實施安全倡議的時間表以及要保護的建築物和其他結構清單等資訊。雖然其中一些資訊已被公開,或者只需在市中心區域走動就能辨別出來,但紐約南區法官約翰·G·科爾特爾在 3 月裁定國土安全部不必透露所有 LMSI 監控攝像頭的具體位置。
LMSI 確實有公共安全隱私指南,其中規定,如果錄影未在調查中使用,則必須儲存不超過 30 天,但車牌資訊會儲存五年。如果發生事件,執法部門希望能夠使用影片分析來捕獲可疑場景的某些特徵,例如人的面部影像或車牌,以便可以針對其他可用影片進行搜尋以尋找潛在的匹配項。迪佩斯說,這些功能有助於紐約市警察局縮小搜尋範圍,併為警官在調查期間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