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解析度並非總是更好

在額外的畫素上花費並不總是有回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更小的畫素 + 更多的畫素 = 更高的解析度。這是當今電子產品的主導主題。蘋果在其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上都配備了 Retina 顯示屏。三星、諾基亞和其他公司甚至正在超越 iPhone 的解析度。電視領域的最大熱點是 4K:解析度是高畫質電視四倍的螢幕。

但正如我在本月《大眾科學》專欄中寫道的那樣,在高解析度營銷浪潮中,一些重要的腳註被忽略了。更高的解析度意味著更大、更慢的下載速度。尚未針對更高解析度升級的電視節目和軟體實際上看起來比以前更糟。

不過,你不必聽我的。事實證明,在網上你可以找到進一步推翻營銷部門“更小的畫素 + 更多的畫素 = 更好”這一說法的數學原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史蒂夫·喬布斯這樣介紹 Retina 顯示屏:“有一個神奇的數字,大約是每英寸 300 畫素,當您將物體放在離眼睛 10 到 12 英寸左右的位置時,這是人眼視網膜區分畫素的極限。”換句話說,理論上,各個光點會消失,從而創造出無縫的影像。

但 DisplayMate Technologies 總裁雷蒙德·索內拉,一位經常批評螢幕製造商營銷說辭的人,稱之為“營銷誇大”。他說,你眼睛的解析度不是以畫素來計算的。相反,你的眼睛受到其角解析度的限制。“眼睛的角解析度是每畫素 0.6 弧分,”他在 2010 年給科技出版物的電子郵件中寫道。“因此,如果你將 iPhone 放在離眼睛通常 12 英寸的位置,那相當於每英寸 477 畫素。” 底線是:“iPhone 的解析度明顯低於[眼睛]視網膜。它實際上需要比視網膜更高的解析度,才能呈現出在視網膜看來完美的影像。”

現在,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分析並未被普遍接受。菲爾·普萊特,他花了多年時間校準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光學系統,寫道

索內拉的數字僅適用於視力完美的人。如果你有平均視力,喬布斯的說法就沒問題。(他還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數學推導。)

然而,當涉及到 4K 電視的新時代時,營銷部門的迴旋餘地就小得多了。大多數人已經無法在正常的觀看距離看到高畫質電視上的畫素。那麼,解析度提高四倍究竟增加了什麼呢?

要麼你可以製造更大的電視,要麼坐得更近。

你可以找到各種數學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這是一個典型且寫得很清楚的方法。它的結論是:你需要一個 84 英寸的螢幕,並且你需要坐在離它 5.5 英尺的地方才能檢測到解析度的任何差異。

當然,坐得那麼近是很荒謬的。如果你有一個 84 英寸的電視,你永遠、永遠不會坐在離它 5.5 英尺的地方。你會錯過電影的一半!你不可能在那個距離接收到整個影像。你會本能地退回到更舒適的觀看距離。

你看,大多數分析(以及親自嘗試一下)都指出,在正常的觀看距離,你甚至無法看到 720p 和 1080p 高畫質之間的區別。所有分析都表明,因此,4K 是一個荒謬的概念。它將已經高到任何人無法分辨的解析度提高了四倍。

換句話說,常識告訴你,解析度之戰確實是營銷誇大——現在你可以做數學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