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石油峰值:發達國家的需求正在下降

一份新報告預測,工業化國家的石油需求在2005年達到頂峰,並且不會再次達到那麼高的水平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IHS劍橋能源研究協會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發達國家的石油需求在2005年達到頂峰,人口結構的變化和汽車效率的提高保證了石油需求不會再次達到那個高度。

報告指出,發達國家石油需求的減少可能會降低其經濟增長對石油價格衝擊的脆弱性。

儘管如此,全球石油需求預計仍將整體增長,這主要是由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復甦的推動下實現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分析師表示,近年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石油需求下降不會被彌補。

該公司董事長丹尼爾·耶金表示:“經濟衰退掩蓋了發達國家石油需求的更大趨勢。 事實是,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需求自2005年末以來一直在下降,遠早於大衰退開始。”

該組織表示,最大的原因是交通運輸部門的石油需求正在趨於平緩,而交通運輸部門是美國石油的主要用途,佔經合組織石油需求的60%。

其他地方也注意到了這種趨勢。埃克森美孚公司執行長雷克斯·蒂勒森本月表示,美國汽油需求在2007年達到頂峰。

劍橋能源研究協會(CERA)的分析列舉了發達國家(佔世界總需求略多於一半)需求不會復甦的幾個原因。 其中包括:汽車擁有率已達到“飽和”,而人口正在老齡化,人口增長率從低到負不等。

此外,在應對全球變暖和能源安全擔憂的推動下,經合組織國家政府收緊了燃油效率標準,而近年來的高油價也促使消費者遠離耗油汽車

在美國,奧巴馬政府計劃實施法規,將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CAFE)標準提高到2016年所有車隊平均每加侖35.5英里,比國會在2007年能源法中規定的時間提前四年。

乙醇等替代燃料的使用也有所增長。

報告指出:“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下一代生物燃料等新技術未來也可能產生更大的影響。”

CERA 發現,全球需求仍將增長,主要由發展中國家推動。該公司預測,全球需求將從今年的每日 8380 萬增加到 2014 年的每日 8910 萬桶。

報告指出:“預計經合組織國家的增長僅為每日 90 萬桶 [桶/日],僅佔 2005 年至 2009 年期間損失的 370 萬桶/日需求的一小部分。”

但 CERA 警告說,發達國家在短期內很難擺脫石油。報告指出,經合組織國家在 2005 年峰值和 2030 年之間的需求減少預計將是“相當溫和的”。

轉載自 Greenwire,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