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打噴嚏:過敏可能對你有好處

一項新假設認為,過敏的出現是為了保護我們免受有害環境物質的侵害

啊,美好的春天。它帶來了鮮花、溫暖的氣溫——以及許多人沒完沒了的噴嚏和抽鼻子。每個人都詛咒過敏,認為它們充其量是煩人的,而且一些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會迅速降低血壓並關閉氣道——可能是致命的。但現在有一些研究人員提出,過敏實際上可能是為了保護我們而進化出來的。他們認為,流鼻涕、咳嗽和瘙癢的皮疹可以阻止有毒化學物質進入我們的身體,並勸說我們避開危險的環境。

大多數免疫學家認為過敏是對花粉或花生等無害物質的錯誤免疫反應。病毒和細菌感染會引發所謂的“1型”免疫反應,而過敏則涉及“2型”反應,這種反應被認為是為了防禦大型寄生蟲而進化出來的。1型反應直接殺死病原體和它們感染的人類細胞;2型反應透過加強身體的保護屏障和促進害蟲排出而起作用。這個想法是,較小的病原體可以被攻擊並殺死,但防禦性地對抗較大的病原體更明智。

但耶魯大學的免疫生物學家魯斯蘭·梅德日托夫從未接受過敏是身體抗寄生蟲軍隊中的流氓戰士的觀點。寄生蟲和引發過敏的物質,即過敏原,“沒有任何共同之處,”他說——首先,過敏原的數量幾乎是無限的。其次,過敏反應可能非常快——在幾秒鐘內——而且“對寄生蟲的反應不必那麼快,”他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4月26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梅德日托夫和他的同事認為,過敏是由環境中或食物中潛在的危險物質觸發的,目的是保護我們。(《大眾科學》是自然出版集團的一部分)作為證據,他們引用了一項研究,包括2006年發表在《臨床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報告稱,參與過敏反應的關鍵細胞會降解蛇和蜂的毒液並解毒。同一雜誌201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對蜱唾液的過敏反應可以防止害蟲附著和進食。他認為,這種機制與身體用來防禦體內寄生蟲的經典2型反應不同。

更普遍地說,梅德日托夫認為,令人討厭的過敏症狀可以將不健康的環境刺激物排除在身體之外。“你如何防禦你吸入的你不想吸入的東西?你會產生粘液。你會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等等。或者如果它在你的皮膚上,透過引起瘙癢,你可以避免它,或者你可以透過抓撓來試圖去除它,”他解釋道。同樣,如果你攝入了過敏的東西,你的身體可能會透過嘔吐來反應。最後,如果特定的地點或情況加劇了你的過敏,你將來可能會避免它。“關於過敏的事情是,一旦你停止接觸過敏原,所有症狀都會消失,”他說。

重要的是,梅德日托夫指出,儘管過敏是為了有幫助,但它們有時會過度且有害——身體可能會走得太遠。而且過敏並不總是合理的。“我會說,食物仍然大多是無害的,”波士頓兒童醫院的免疫學家戴爾·烏梅蘇說,然而“食物過敏影響了十二分之一的孩子。”這如何起到保護作用?根據梅德日托夫的說法,食物中可能含有有害的蛋白質,或者它們可能模仿潛在的有害物質。(他說,對於食物,對於確切的致敏過敏原是什麼,通常沒有達成共識。)他補充說,人們必須考慮進化史:對於我們數十萬年前的祖先來說,許多看起來像食物的植物實際上是有毒的,因此過敏可能是為了保護我們免受它們的侵害而進化出來的。最後,他說,一些過敏可能是透過“因聯想而有罪”的機制發展起來的:例如,一個人可能在受汙染的環境中吃了雞蛋後產生雞蛋過敏。“這是一種透過代理檢測的方式——你使用一些線索,如氣味、視覺線索或味道,來指示食物是否與有害物質相關。下次你接觸到它時,你會避免它。”

這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過敏。“過敏原無處不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兒童醫院的過敏專家埃裡卡·馮·穆蒂烏斯說。“所以如果這是一種防禦,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過敏?”根據梅德日托夫的說法,過敏在其他防禦策略存在缺陷的人中可能更常見。例如,結構性皮膚蛋白絲聚蛋白髮生突變的人中有42%的人通常會經歷過敏性皮膚反應。“如果你沒有最佳的物理屏障,你會更大程度地依賴過敏性防禦,”他說。

那麼,關於童年環境影響過敏風險的研究越來越多,又該如何解釋呢?2011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農場長大的兒童,由於接觸多種微生物,他們患哮喘和過敏的可能性低於其他兒童。這個被稱為衛生假說的觀點認為,在生命早期接觸大量細菌和病毒的人會將更多的免疫資源投入到1型反應中,而犧牲包括過敏在內的2型反應。梅德日托夫堅持認為,這個理論可以與他自己的理論共存。“這與疾病易感性的一個不同方面有關,即早期規劃,”他說。

最終,梅德日托夫的理論提出的問題多於它回答的問題,但許多人認為其基本原則是合理的。“它激勵我們科學家提出一些新的假設,”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免疫學家卡里·納多說。“這些假設需要進行檢驗,可能不一定得到證實,但至少這篇論文促使我們更好地理解過敏。”

Melinda Wenner Moyer, a contributing editor at 大眾科學, is author of How to Raise Kids Who Aren’t Assholes: Science-Based Strategies for Better Parenting—from Tots to Teens (G. P. Putnam’s Sons, 2021). She wrote about the reasons that autoimmune diseases overwhelmingly affect women in the September 2021 issue.

More by Melinda Wenner Mo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