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tarBot無法保持音調。“頂部的音太高,底部的音太低,” 邁克爾·赫斯特抱怨道,他跳上平臺,充滿希望地將調音旋鈕轉動四分之一圈。但是,當他再次爬下來並按下鍵盤上的按鈕時,機械琴橋沿著軌道滑回,彈撥了一個音符,然後再次發出跑調的哀鳴。
面對這個小故障,如果赫斯特想完成他的即將發行的專輯Songs for Unusual Creatures中的新歌“The Saddleback Caterpillar”的錄製,他就不得不湊合著用GuitarBot的其他三根弦。赫斯特過去曾從不尋常的事物中尋求靈感,但長期以來,他最非正統的是他的錄音方法。
這位36歲的音樂家陶醉於音樂世界的古怪之處。他曾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奏特雷門琴,並圍繞克拉維奧拉琴創立了他的樂隊One Ring Zero,這是一種類似手風琴的管樂器,僅在1990年代生產了幾個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去年秋天,赫斯特騎腳踏車沿著布魯克林的一條街道騎行時,他注意到一家義大利小酒館旁邊有一家神秘的店面。當他透過沾滿汙垢的窗戶向裡窺視一群機械音樂家時,工程師兼音樂家埃裡克·辛格開始與他交談。辛格解釋說,GuitarBot以及類似木琴的Ill-Tempered Clangier和二十幾個基於打擊樂器的ModBots,是紐約市電子機械城市機器人聯盟(LEMUR)專案的一部分。
辛格於2000年創立了LEMUR,旨在創造整合機器人技術的新型樂器。“LEMUR的理念是製造新型樂器的機器人,”該專案網站上寫道,“而不是演奏現有樂器的動畫機器人。” 辛格在2003年蒙特利爾的新音樂表達介面會議上首次描述了GuitarBot,此後一直在開發一個不斷壯大的合奏團。
赫斯特那天下午就被迷住了,一天後,他提交了一份提案,打算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在LemurBots的幫助下錄製一張完整的專輯。在最近一個工作日的Lemur工作室裡,赫斯特調出了他的歌曲“The Bilby”的計算機檔案,這首歌是以澳大利亞有袋鼩鼠的名字命名的。“它是一種夜行動物,”他說,“我想讓它有一種不祥的氣氛,一種夜晚的聲音,並讓一種跳躍的聲音進來。” 機器人一個個啟動:Clangier上的琶音,GuitarBot的撥絃聲,人類用克拉維奧拉琴和大號加入,很快,房間裡充滿了ModBots的叮噹聲、嘎嘎聲和呼呼聲。
LemurBots會不會讓他的樂隊失業?“如果只有機器人,那將是非常無聊的音樂,”他說。在他的最後一場演出中,他補充道,“我跟大號演奏者開玩笑說他很快就要失業了……然後電腦崩潰了。我正試圖重啟,大號演奏者說,‘我不知道機器人怎麼樣,但人類已經準備好了。’”
赫斯特和他的四人樂隊將於9月17日在紐約市的Joe's Pub進行他們的下一場機器人增強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