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T·基廷:治癒心臟和眼睛

2005年《大眾科學》50強得主從心臟病發作轉向黃斑變性,並從學術界轉向工業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編者注:5月中旬,《大眾科學》將公佈今年大眾科學10的獲獎者。從4月13日開始,每週一,我們將介紹一位之前的《大眾科學》50強獲獎者。
《大眾科學》50強年度:2005 獲獎理由:尋找修復心臟病發作損壞的心臟組織的方法。儘管最近的研究表明成人心臟細胞可以再生,推翻了長期以來的醫學信條,但它們仍然再生得非常緩慢。早在2005年,馬克·基廷和他在哈佛醫學院的同事透過用藥物阻斷一種抑制生長的酶,成功地使兩種常用的動物模型——斑馬魚和老鼠——的心臟細胞更快地修復。這項工作可能為未來治癒人類指明方向。

他的工作進展如何:基廷關於開發再生心臟組織藥物的研究已經基本停止,因為研究人員將希望寄託在幹細胞上,幹細胞可以形成多種組織型別,並且可能形成心肌。“這與我在2005年的預期有所不同,”基廷說,儘管“(使用藥物或幹細胞的)兩個夢想仍然存在,並且正在朝著現實邁進。”
他現在在做什麼:基廷現在是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所(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眼科副總裁兼全球負責人。他於2005年8月離開學術界,加入這家制藥公司,以加速開發治療眼疾的藥物。在加入諾華之前,基廷除了在哈佛工作外,還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他為什麼會從心臟到眼睛做出解剖學上的飛躍?“我並不在乎是在哪個器官系統中工作,”基廷說。“我只想幫助患者並取得發現。”

他說,他在諾華工作期間最大的突破是盧森蒂斯。這種藥物由基因泰克公司發現,由諾華公司授權,並於2007年上市,用於治療與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這是一種視網膜組織分解的疾病,是美國60歲及以上人群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基廷說,這種藥物可以改善大約三分之一患者的視力,並總體上減緩十分之九患者的疾病進展。

在諾華工作期間,基廷幫助確定了大約40種適合藥物治療的視覺疾病,從青光眼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我們正在研究所有這40種疾病,”他說。“我們目前正在進行一些實驗,並將在未來幾年得到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