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芝加哥—密歇根大學一位研究人員表示,氣溫升高至少是東非瘧疾激增以及該疾病耐藥性菌株增加的部分原因。
生態學家 梅賽德斯·帕斯庫爾 表示,瘧疾寄生蟲對溫度變化高度敏感,即使是細微的變暖也會大大增加傳播該疾病的蚊子數量。
一些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與高地流行的增加無關。他們認為,使寄生蟲對抗抗瘧藥物產生耐藥性的適應才是主要驅動因素。
但帕斯庫爾表示,這種“非此即彼”的觀點是錯誤的,不恰當地讓全球變暖擺脫了責任。
她說:“我認為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討論。”
帕斯庫爾說,更有可能的是,這兩者協同作用,效果大於它們各自的總和,氣溫上升導致耐藥性更快地發展。
她補充說:“文獻中有關於‘是氣候還是耐藥性?’的爭議,耐藥性被認為是無需考慮氣候變化的證據。”
沒有研究表明這種協同作用,但帕斯庫爾表示,這在理論上是說得通的。
她說,透過為蚊子創造有利條件,“氣溫升高會增加傳播,因此你會增加需要治療的人數。” 而過去的研究表明,治療更多病例會導致更高的耐藥性發生率,這使得該疾病難以治療和控制。
瘧疾每天在非洲奪走 3000 人的生命,而且非洲大陸的爆發不僅限於東部高地。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將導致該疾病從低緯度地區遷移。 這可能會使某些地區擺脫疫情,但可能會在那些尚未形成任何免疫力的居民所在的地區引起疫情。
英國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的克里斯托弗·托馬斯說,瘧疾的氣候迫使遷移將如何影響疫情的具體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但它已經在進行中了。
他說:“現在就是這樣。” “變化不會發生在世紀末,它現在正在發生。”
道格拉斯·費舍爾是《每日氣候》的編輯。本文最初發表於 《每日氣候》,《每日氣候》是氣候變化新聞來源,由非營利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