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禁令或可拯救珊瑚免受殺手海星威脅

水中魚類越多,以珊瑚為食的海星就越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對於世界各地正在消失的珊瑚來說,這是個好訊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亞大堡礁的商業捕魚禁令抑制了吞食珊瑚的海星的爆發。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的海洋科學副教授約翰·布魯諾說:“這對珊瑚來說絕對是個好訊息。”

研究人員發現,在所謂的“禁捕區”, 珊瑚殺手棘冠海星(最多可有 20 條佈滿尖刺的腕足,直徑可達兩英尺(0.6 米))的爆發次數比允許商業捕魚的區域少達七倍。主要作者,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位於昆士蘭州)的海洋生態學家休·斯韋特曼表示,科學家們尚不確定為什麼這會轉化為更少的海星,因為這些魚類(海洋的頂級掠食者),例如珊瑚鱒魚,以其他魚類為食,而不是帶刺的海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但斯韋特曼推測,當大型魚類免於被商業漁民捕獲時,食物鏈可能會產生級聯效應。占主導地位的魚類捕食者以珊瑚礁周圍的小型魚類為食,而小型魚類又以吞食海星幼蟲(幼體)的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如果小型魚類的頂級掠食者被捕殺,那麼前者的數量將會增長,它們將消耗更多的無脊椎動物:突然間,幼小的海星有了更少的生物來吃掉它們。鑑於一隻成年雌性海星一年可以產下 6000 萬個,斯韋特曼說,“後代存活率的微小變化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海星。”

微小的海星幼蟲在海底的碎石中停留近兩年,然後才會出現並以珊瑚為食。斯韋特曼說:“一旦它們出來,海星就會像地獄一樣進食和產卵。”海星通常會將活珊瑚的數量從大約 25% 減少到不到珊瑚礁的 5%,其中大部分是死珊瑚以及其他種類的水生生物。

斯韋特曼說:“你實際上可以追蹤海星進食的路徑。”海星會留下一條“亮白色”的裸露珊瑚骨骼痕跡,然後“汙濁的綠色”藻類會在幾天內生長出來。為了進食,海星會將自己包裹在珊瑚獵物周圍,彈出胃,然後在星形的身體外部消化珊瑚。

斯韋特曼認為,減少這些海星造成的珊瑚浪費量將大大改善珊瑚礁的整體健康狀況。他估計,棘冠海星約佔大堡礁活珊瑚覆蓋率下降的 40%。風暴和一種稱為白化的現象(珊瑚會排出它們體內用於換取食物的藻類,原因是水溫升高),兩者加起來還不到珊瑚死亡原因的三分之一。

鑑於商業捕魚禁令與海星爆發受到抑制之間存在這種已證實的聯絡,大堡礁的未來看起來不那麼黯淡:1989 年,只有 4.5% 的珊瑚礁被認為是禁捕區,但在 2004 年,這一保護區猛增至 33%。斯韋特曼說:“這項研究再次證明了實施海洋保護計劃的必要性。”

然而,其他研究表明,擁有完整海洋生物群落的原始珊瑚礁系統實際上可能導致珊瑚更頻繁地感染疾病,包括細菌和真菌。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布魯諾說:“魚類較多的珊瑚礁往往會有更多的珊瑚疾病。” “總的來說,如今珊瑚的日子不好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