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在泰坦尼克號沉沒 100 年後仍然威脅著船隻

儘管檢測方法和更精確的船舶定位有所改進,並且海域變暖,但船舶仍然會與冰凍的漂浮物不期而遇

泰坦尼克號 在紐芬蘭以南 375 英里的冰冷海域沉沒一百年後,船隻 撞擊冰山的危險依然存在。

船載雷達、衛星照片、全球定位系統 (GPS) 和飛機巡邏使北大西洋現在比 1900 年代初期更加安全。

然而,儘管檢測方法和更精確的船舶定位有所改進,並且海域變暖加速了冰山的融化,但船舶仍然會與這些冰凍的漂浮物不期而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據 BBC 報道,1980 年至 2005 年間,發生了 57 起涉及冰山的船舶事故。

圖片:今天冰山的最大危險來自比此處描繪的小得多的物體。據信,泰坦尼克號撞上了一箇中小型冰山。圖表由 Al Blasko,AccuWeather.com 製作

2007 年 11 月 23 日,探索者號郵輪撞上了水下冰,據信是冰山的一部分,並在南大洋沉沒。

雖然冰山的數量每年差異很大,但平均每年有 15,000 座冰山誕生。有趣的是,在某些年份,可能會有多達 40,000 座冰山崩解。在北半球,所有冰山中只有 1% 到 2% 向南到達北緯 48 度。

航運和探測措施面臨的最重要問題與冰山的大小有關。

在北半球,大多數冰山是從格陵蘭西部冰川崩解下來的。崩解發生在冰塊斷裂並漂浮到海中,或者當一個大型冰山分裂成一個較小的冰山時。從格陵蘭島出發,倖存的冰山最終透過拉布拉多洋流向南漂流到西北大西洋。

在西北大西洋,當寒冷的拉布拉多洋流與溫暖的墨西哥灣暖流相互作用時,會形成渦流。這些水流漩渦與地表風相結合,有時可以將冰山進一步向南(和向東)輸送。

在南半球,崩解發生在南極洲周圍的冰架和冰川。同樣,風和洋流將冰山從南極大陸輸送走。

彼得·瓦德漢姆斯博士說:“現在的冰山比 1912 年還要多。”

瓦德漢姆斯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海洋物理學教授。

瓦德漢姆斯說:“在過去的 10 年裡,格陵蘭冰川的下坡流速增加了一倍,並導致崩解出更多的冰山。”

根據 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 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追溯了早在 1890 年格陵蘭冰山的崩解情況,近年來的崩解速度僅在 1930 年代期間與之相當。

瓦德漢姆斯表示,海域變暖正在加速融化過程,但同時也從較大的冰山中崩解出較小的冰山。

較小的冰山被稱為小冰山(高度小於 3.3 英尺,長度小於 16 英尺)和碎冰山(高度 3.3 至 16 英尺,長度 16 至 49 英尺)。

“小冰山和碎冰山很難被雷達和衛星探測到,但仍然能夠損壞或擊沉船舶。由於冰山數量更多,融化速度更快,我們可以預期會有更多的小冰山和碎冰山,因此對航運的危險更大,”瓦德漢姆斯解釋說。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海洋溫度一直在上升,並且持續時間比之前認為的更長。

海洋水域變暖以前被認為始於大約 50 年前,但現在根據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 的一項研究,認為始於 100 多年前。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資助的 2006 年一項跨度為 20 年的研究,山地冰川和冰蓋的總損失量平均每年為 402 千兆噸。

北極海冰的退縮為船舶在一年中較溫暖的月份開闢了新的、更短的節省燃料的航線。海冰與冰山不同,它是由海面水結冰形成的。

此外,包括超級貨輪在內的許多船隻正在南方海洋的航線上快速行駛,避開了巴拿馬和蘇伊士運河的船舶擁堵。

然而,由於現在有更多船隻冒險進入極地水域,船舶撞擊大量小冰山或碎冰山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不僅船舶面臨危險,北部和南部緯度的石油平臺也面臨危險。

因此,雖然過去 100 年的研究、技術和巡邏使海上撞擊大型冰山的危險降低,但與較小但可能具有破壞性的小冰山和碎冰山接觸的重大風險仍然存在。

更多資訊
在泰坦尼克號於 1912 年在紐芬蘭附近沉沒後的幾個月裡,美國和其他 12 個國家成立了 國際冰巡邏隊,以警告船舶北大西洋的冰山。1930 年代加入了飛機巡邏,二戰後加入了雷達,20 世紀後半葉改進了衛星解析度和巡邏。美國國家冰中心目前使用衛星跟蹤南極洲附近的大型冰山。

泰坦尼克號於 1912 年 4 月 15 日船首先沉沒。在 2,224 名乘客中,有 1,514 人溺水身亡或在冰冷的海水中死於體溫過低。殘骸位於水下 12,415 英尺處。

泰坦尼克號上的觀測表明,在 14 日傍晚的兩個小時內,海面溫度下降了 10 度(華氏度)(從 40 多度降至 30 多度)。這支援了泰坦尼克號從相對溫暖的墨西哥灣暖流海域進入拉布拉多洋流較冷影響區的觀點。

據稱,14 日深夜碰撞發生時,泰坦尼克號附近的水溫在 20 多度。海水的冰點(約 28.4 華氏度)低於淡水。

極度寒冷的海水加速了漂流人群的體溫過低。大多數人在墜入大海後幾分鐘內死亡。

來自 AccuWeather.com(在此處查詢原始故事);經許可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