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記錄:主要城市地鐵網路是否沿著相似的模式演變?

新的研究揭示了支配世界各地地鐵系統形狀的潛在規則

沒有兩個地鐵系統的設計是相同的。紐約市隨意鋪設的鐵路系統與高度組織化的莫斯科地鐵(上圖)或東京的地鐵網路錯綜複雜的麵條狀結構明顯不同。每個系統的設計都是多種因素的結果,包括當地的地理環境、城市佈局和交通分佈、政治、文化和城市規劃的程度。

法國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員會的理論物理學家馬克·巴特萊米(Marc Barthelemy)說:“可能影響地鐵網路形狀的引數清單是無窮無盡的。”

但是巴特萊米對地鐵系統之間的差異不感興趣,他想找出它們所有的共同點。在5月16日發表在《皇家學會介面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他和他的合著者得出結論,大型地鐵網路的幾何形狀受簡單、普遍的規則指導。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些科學家認為,地鐵網路是大型城市的一種湧現現象;每個網路都是多年來發生的數百個理性但非協調決策的產物。小型城市很少有地鐵網路,而25%的中型城市(人口在100萬到200萬之間)卻有地鐵網路。而且,世界上所有的特大城市——人口在1000萬或以上的城市——都有地鐵系統。

巴特萊米說,如果地鐵是城市的湧現屬性,“你可以忽略細節”。這正是他在這項新研究中所做的。他的團隊分析了世界上所有擁有100多個車站的地鐵網路的幾何形狀——包括巴塞羅那、北京、柏林、芝加哥、倫敦、馬德里、墨西哥、莫斯科、紐約市、大阪、巴黎、首爾、上海和東京——而沒有試圖控制政治、人口密度或規劃方面的差異。他說,如果地鐵的發展受湧現屬性支配,那麼這些細節已經編碼在結構中。

為了瞭解每個網路如何隨時間演變,研究人員將每個新興系統的幾何形狀與其現代佈局進行了比較。明尼蘇達大學的交通工程師大衛·萊文森(David Levinson)說:“分析表明,隨著這些系統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成熟,它們會收斂到相似的拓撲結構。”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了三個簡單的特徵,這些特徵使得世界各地的地鐵系統拓撲結構相似。

首先,地鐵網路可以分為一個核心和分支,就像一隻長著許多腿的蜘蛛。“核心”通常位於城市中心下方,其車站通常形成環形。分支則更具線性,從核心向各個方向延伸。

其次,分支的長度往往是核心寬度的兩倍左右。核心越寬,分支就越長。車站更多的地鐵系統往往有更多的分支。分支的數量大致與車站數量的平方根相對應。

最後,核心中平均有20%的車站連線兩條或多條地鐵線路,方便人們換乘。

巴特萊米說,他的團隊不知道是什麼因素在引導地鐵網路遵循這些通用規則;也許這些規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效率。例如,過多的分支或連線將是多餘的並且會不必要地增加成本。相反,分支過少會減少網路服務的區域範圍,而連線點過少會降低出行效率。

當然,當地因素可能會導致與規則的一些偏差。紐約市的地鐵系統沒有明確的環形核心;巴特萊米認為,原因可能是核心的形狀受到圍繞市中心的東河和哈德遜河的限制——曼哈頓這個狹長的島嶼。

莫斯科地鐵也是一個特例,它的分支長度是核心的三倍,並且有 50% 的核心車站連線多條線路。萊文森將這些差異歸因於蘇聯時代強大的中央規劃;相比之下,許多其他城市的網路是由私人公司以零碎的方式建造的。

儘管如此,巴特萊米認為,如果當地因素對地鐵網路的形狀產生了最強大的影響,那麼該團隊就不會發現這些普遍規則。“對我來說,這意味著有一些普遍的機制可以克服當地的細節,”他說。

但是,“問題是,它們在多大程度上遵循這些規則?”萊文森問道。“如果每個城市的地鐵網路都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徵,那麼很明顯這些規則非常強大。”因為它們並不完全相同,所以這表明當地的細節也有助於塑造網路。萊文森說,瞭解這些差異的來源也很重要。

巴特萊米認為這些規則是普遍的,但適用於不同的環境。在未來的實驗中,他計劃將新發現的規則插入模擬中,將它們應用於不同的地理環境中。他說,如果規則是正確的,那麼模擬一個湖泊周圍的網路增長將產生一個類似於芝加哥的網路。

萊文森說,瞭解地鐵網路如何增長和演變,有一天可能會有助於設計更好的系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