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任總統面臨嚴峻的核武器最後期限

無論誰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都將面臨日益緊張的核地緣政治,與俄羅斯和伊朗的核協議最後期限,以及關於2萬億美元武器現代化努力的決策

Drawing of a nuclear warning trefoil symbol with a button in the middle

托馬斯·福克斯

本文是關於2024年總統大選對科學、健康和環境意味著什麼系列文章的一部分。各領域的編輯深入研究了候選人的記錄和政策以及背後的證據。在此處閱讀其餘故事

在世介面臨諸多危險之際,核政策專家表示,關於美國核政策方向以及核按鈕控制權的問題,在2024年大選中受到的關注出人意料地少。“總的來說,缺失的故事是,在一個指揮官可能不穩定,俄羅斯一再發出核威脅的世界裡,為什麼沒有更多關於核武器的爭論,”美國大學國際服務學院副教授、國家安全專家莎倫·韋納說。

但她和其他人表示,即使沒有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現任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競選團隊的明確計劃,我們也可以透過過去的行動來了解新政府在核武器政策方面的預期。“我們確實有一些資料可以根據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過去的表現來預測,” 軍備控制協會執行主任達里爾·G·金博爾說,該協會是一個致力於促進對有效軍備控制支援的非營利組織。

據專注於全球安全的非營利智庫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稱,全球九個國家擁有約12000件核武器,其中絕大部分由美國和俄羅斯擁有。無論誰贏得選舉,下任總統都將面臨艱難的選擇——以及關於美國核武器的棘手條約最後期限,美國核武器約佔5000件,其中1700件部署用於軍事用途。2023年,俄羅斯因西方國家對其入侵烏克蘭實施制裁而感到憤怒,暫停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下的新檢查,該條約限制俄羅斯和美國部署不超過1550枚可隨時投入衝突的核彈頭。與俄羅斯續簽《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必須在2026年達成,以阻止可能再次發生的軍備競賽,並且與伊朗達成的限制其核計劃的國際協議將於2025年到期,之後該政權可能會退出協議並擁有核武器。五角大樓的一份報告稱,中國也可能在2030年前將其目前的500件武器增加一倍,達到1000件,這引發了國防鷹派要求做出回應的呼聲。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哈里斯獲勝,她將繼承喬·拜登總統的政策,後者擁抱核外交,早些時候在2021年延長了與俄羅斯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同時也繼續進行2萬億美元的美國核武器現代化。這項始於奧巴馬總統十年前的努力,現在正受到成本飆升的困擾,並且除了國會中的支持者外,還面臨著對其必要性的質疑。(值得注意的是,國會資助了一項海基核巡航導彈計劃,但遭到拜登政府的拒絕。軍備控制和防擴散中心稱該計劃“不受歡迎、代價高昂且多餘。”)哈里斯還將繼承拜登的一項機密的戰略核計劃,據報道,該計劃旨在對抗中國的軍備建設以及來自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的協調核攻擊。

拜登政府一直尋求與俄羅斯就即將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進行接觸,但在2020年,特朗普反而尋求與俄羅斯和中國達成三方協議,以應對該條約的提前到期。(他的軍控特使當時威脅說,如果這項努力失敗,將“把俄羅斯和中國拖入毀滅”,以贏得新的軍備競賽。)伊朗新領導人提出了達成一項新協議的可能性,以限制核武器發展,換取放鬆制裁。然而,伊朗與以色列的衝突以及對俄羅斯的軍事援助,使拜登政府為達成協議而進行的外交努力複雜化。金博爾說,特朗普在2018年退出了之前到期的協議,並且似乎不太可能達成新協議。

關於美國未來將如何處理核談判的問題,特朗普前總統的脾氣問題也籠罩著這個問題。他曾在2017年威脅要對朝鮮發動“火與怒”,他過去決定終止與伊朗的核協議,以及他對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態度,普京在他的烏克蘭入侵中訴諸核邊緣政策。明德大學核武器專家傑弗裡·劉易斯在2018年撰寫了一部推測小說《2020年朝鮮對美國核攻擊委員會報告》,其中闡述了特朗普的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對核問題缺乏瞭解而引發可怕核戰爭的可能性。這些擔憂在今天的核政策圈仍然存在:“唐納德·特朗普的老朋友金正恩仍然在那裡,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武裝得更好,”金博爾說。“從脾氣秉性來看,我們不得不問,‘今天的特朗普將如何處理可能導致真正核升級的危機?’”

在迄今為止競選活動中為數不多的幾次提及核戰爭中,特朗普在9月與哈里斯的辯論中提到了普京威脅要對烏克蘭投放核武器,這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但他沒有詳細說明他將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特朗普經常在他的地緣政治競選言論中稱讚他有能力直接與海外領導人合作,例如,他吹噓他與普京和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都有良好的關係,可以結束他們的戰爭。然而,他在2019年一次失敗的峰會之後,他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拉攏,表面上是為了讓該國無核化。此後,朝鮮已將其核武器數量增加到50件或更多,同時也測試了新型導彈

“2025年計劃”是為特朗普第二屆政府制定的藍圖,由前特朗普政府官員撰寫,將追求比目前正在進行的更激進的美國核武庫擴張。(特朗普否認了“2025年計劃”,但很少有觀察家相信他的否認。)值得注意的是,該計劃呼籲在內華達國家安全基地進行核武器試驗,即使地下爆炸將違反1996年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美國已簽署但未批准該條約,儘管自1992年以來美國沒有進行過試驗。朝鮮不是《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簽署國,上次試驗是在2017年進行的

韋納說,從大局來看,競選活動在核政策上的差異更多是程度上的問題,沒有提出美國現代化在其他地方的軍備建設中所起的作用,甚至沒有提出公眾是否需要其成本。在政治討論中,“似乎不僅在核現代化問題上達成共識,而且對俄羅斯和中國的適當反應至少是考慮製造更多不同的核武器,”她說。“我認為最大的故事,也是未被報道的故事是,選舉之後,核政策很可能是不會改變的領域。”

丹·韋爾加諾《大眾科學》的高階評論編輯。他之前曾是Grid News、BuzzFeed News、《國家地理》《今日美國》的科學記者和編輯。他是科學寫作促進委員會新視野委員會主席,也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的新聞獎評委。

更多作者:丹·韋爾加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