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中的雌激素比想象的更糟糕

疾病、死亡和雌雄同體特徵的風險更高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項新的聯邦研究表明,暴露於雌激素會使魚類面臨更大的疾病和過早死亡風險。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表明,雌激素暴露會降低魚類產生有助於抵禦疾病的蛋白質的能力,並指出雌雄同體魚的出現與波托馬克河和謝南多厄河最近的魚類死亡事件之間可能存在聯絡。

該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的《魚類與貝類免疫學》雜誌上,進一步增加了越來越多的研究,這些研究指出國家水道中雌激素的問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其他研究已經發現淡水和一些海洋魚類種群中存在雌激素暴露的證據。在美國地質調查局之前的一份報告中,科學家們發現在波托馬克河和謝南多厄河中廣泛存在具有“雌雄同體”特徵的魚類——雄性魚類的睪丸中攜帶著未成熟的雌性卵細胞。其他科學家在南加州和加拿大和美國的實驗室中也觀察到類似的問題。

科學家們尚未確定雌激素的來源,但許多人懷疑它源於某些汙染物和水道中的藥物

對於這項新研究,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在實驗室測試中向大口黑鱸注射了雌激素。他們發現,魚類產生的肝臟鐵調素水平較低,肝臟鐵調素是調節鐵的蛋白質,可能是抵禦致病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第一道防線。

大口黑鱸通常產生兩種這類抵禦疾病的蛋白質。在暴露於雌激素後,它們減少了一種蛋白質的產生,而暴露於雌激素和細菌則完全阻止了另一種蛋白質的產生。研究人員表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波托馬克河和謝南多厄河似乎同時出現雌雄同體魚、魚類病變和魚類死亡事件。

“雌激素阻斷了暴露於細菌的魚類中肝臟鐵調素的產生這一事實,更有力地支援了雌激素或模仿雌激素的化學物質可能使魚類更容易患病的理論,”領導這項研究的勞拉·羅伯遜說。

2003年,在西弗吉尼亞州的一條小溪中首次發現雄性魚類具有在其性器官內發育未成熟卵子的能力,這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即水中存在內分泌干擾物,而科學家們在重複的水質測試中並未發現這些干擾物。

在2006年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發現在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的波托馬克河及其支流中的小口黑鱸和大口黑鱸中普遍存在內分泌干擾。對弗吉尼亞州謝南多厄河和馬里蘭州莫諾卡西河(均流入波托馬克河)的小口黑鱸進行的測試得出結論,超過80%的雄性黑鱸正在生長卵子。

環保組織已要求美國環保署禁止在許多家用清潔劑中使用的與魚類內分泌干擾和性別改變有關的化學物質。一種化學物質壬基酚模仿雌激素。《塞拉俱樂部》和其他環保組織希望環保署利用《有毒物質控制法案》的一項條款來監管個別物質。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Green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