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方計劃在本月底前嘗試擊落一顆失靈衛星,以防止這個公共汽車大小的金屬塊在墜落地球時向大氣層洩漏高度危險的燃料。美國國防部表示,海軍將在2月20日之後,即“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按計劃從國際空間站任務返回後,使用地對空導彈將其擊落。
這顆衛星由國家偵察辦公室於2006年12月發射,預計不會撞擊人口稠密地區,副國家安全顧問詹姆斯·傑弗裡昨天在新聞釋出會上說。但他補充說,布什總統決定應該摧毀它,以防止其返回時洩漏劇毒的肼燃料。(新聞釋出會記錄,點選此處。)
1月下旬,美國政府通知其他國家,該衛星已失靈,將在本月晚些時候或3月初不受控制地重返大氣層。現在,海軍計劃在衛星重返大氣層之前,在大約150英里(240公里)的高度攔截它,以便未使用的肼在到達大氣層之前消散。選擇的武器:三枚改進型標準-3(SM-3)地對空導彈,從位於北太平洋某處的宙斯盾艦上發射(軍方不願透露更多細節)。根據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海軍陸戰隊上將詹姆斯·卡特賴特的說法,擊落衛星的視窗將在未來三到四天內開啟,並將持續最多八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國防部估計,如果衛星沒有被攔截,一塊重達2800磅(1270公斤)的大塊碎片(約佔其總重量的一半)將在重返大氣層後倖存下來。該飛行器20英寸(50釐米)的圓形燃料箱可容納約1000磅(450公斤)的肼,這些肼本應在成功的任務中消耗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地面控制在發射後不久就失去了與它的聯絡。《華盛頓郵報》今天報道,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德克薩斯州上空重返大氣層時解體,其中包含一個肼罐,但大部分有毒燃料已經燃燒殆盡,因為這架不幸的太空梭幾乎完成了它的任務。
卡特賴特說,如果衛星沒有被擊落,其肼可能會在一個大約兩個足球場大小的區域內擴散。他指出,任何吸入這種化學物質的人都需要就醫,因為它會嚴重損害肺組織。
軍方官員拒絕透露某些細節——堅持認為失敗衛星的製造商、任務和價格標籤等資訊是“機密”。但他們堅稱,打擊該飛行器並非是為了防止在撞擊中倖存下來的碎片落入壞人之手並洩露軍事機密。
卡特賴特在描述情況時說,“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我們失手了”(儘管這沒有考慮到失敗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他補充說,“如果我們擊中肼罐,那麼我們就提高了減輕威脅的可能性。”“不採取行動的遺憾因素顯然超過了採取行動的遺憾因素。”
美國航天器最大的不受控重返大氣層事件是197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廢棄的91公噸(200,600磅)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去年,中國被發現使用陸基彈道導彈摧毀了地球上方約600英里(375公里)的目標衛星,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表示擔憂,認為中國正在展示其擊落間諜衛星的能力,並且被摧毀的飛行器碎片對其他軌道航天器構成威脅。美國希望其對失靈衛星燃料的擔憂能夠消除國際社會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