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ISS專案整合辦公室的任務分析與整合小組的傑克·培根解釋了圍繞國際空間站及其使用的複雜性。
在NASA考慮的眾多不同方案中,最終決定將國際空間站設計成儘可能提供最純淨的零重力環境,以促進從物理學到生命科學等各個領域的實驗。僅這一項要求就帶來了巨大的結構挑戰,增加了專案的成本和複雜性。
衛星維修的主要問題是,你的服務平臺必須從衛星執行的同一軌道平面開始。空間站只能為例如軌道傾角為赤道51.6度的衛星提供潛在的服務地點,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嚴格的要求。任何特定的衛星滿足這些條件的可能性都很小。如果你把軌道上的衛星想象成跑道上的跑步者,很明顯,只有你也在這條跑道上,你才能與跑步者會合並保持在一起。改變高度和與衛星的相位就像改變車道一樣簡單。然而,太空中的每條“跑道”都有不同的方向。從一條軌道跳到另一條軌道需要大量的能量。即使是一度的軌道平面改變也會使空間站消耗近12公噸的推進劑,這比我們想要修復的幾乎任何航天器的質量都要大,我們需要在一次燃料補給任務中發射的質量更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大多數衛星的軌道傾角比空間站的軌道大得多。同樣,大多數衛星也沒有足夠的推進劑來改變自己的軌道平面,因此它們無法到達空間站。一個拖船需要大量的推進劑進行兩次往返——一次是取回衛星,另一次是將衛星重新定位。由於大多數衛星的飛行高度遠高於空間站,並且位於截然不同的軌道上,因此改變軌道以取回它們需要太多的推進劑質量。(注意:發射場與衛星或空間站的軌道平面對齊的時間非常有限,這就是為什麼會合任務的每日發射視窗如此短的原因。如果我們在一開始沒有對齊,我們根本無法負擔改變軌道平面的推進劑。)
在空間站內部的常壓環境下操作真正的航天器會帶來實際問題。每個航天器一旦進入軌道,都會使用煙火機制部署閥門和其他儀器,為進一步的飛行操作做準備。在常壓環境中放置未爆炸的煙火裝置是不明智的,但部署精巧的天線,或者更糟糕的是,開啟高能推進劑隔離閥(它會鎖定當兩種成分混合時會點燃的燃料)也是危險的。空間站內的空氣是經過仔細儲存的,因此任何有毒風險(如推進劑)都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宇航員不像地面上的工作人員那樣擁有無限量的新鮮空氣供應。
即使選擇接受在載人密封容器內處理航天器的風險,我們也會面臨最後一個問題,即如何建造足夠寬的艙室或足夠堅固的門,以便將大型航天器放入其中。運載火箭的空氣動力學限制了有效載荷的直徑約為五米。即使假設你選擇只在牆壁之間留出幾釐米的間隙,我們仍然會面臨如何將航天器進出艙室末端的問題。一個五米的大門在承受大氣壓力的情況下必須承受近200噸的力,這意味著螺栓和密封件必須每16釐米承受一噸的拉力。這導致了一些巨大的框架和螺栓(或鉤子),即使是一個非常擁擠的機庫也難以設計、建造和發射。
儘管將空間站作為進一步部署離開地球軌道環境的航天器(如韋伯望遠鏡和前往月球或火星的任務)的中轉基地的前景更加樂觀,但這種裝配需要在航天器與空間站對接的真空環境中進行。從空間站發射到月球、火星或其他點的發射視窗發生的頻率將遠低於地面。例如,從空間站發射到月球的發射視窗大約每 10 天出現一次。火星則更少見。從旋轉的地球上,我們可以每天選擇一個發射視窗,使其與我們到達月球或目標行星的軌跡平面對齊。月球繞地球的 29 天軌道有助於使國際空間站每 10 天與月球對齊一次,但火星的相對運動非常小,我們必須等待軌道進動才能使其對齊,大約每 30 天左右才能對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