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科學》2025年1月刊的撰稿人

作家、藝術家、攝影師和研究人員分享故事背後的故事

Black and white image of Doug Gimesy.

道格·吉梅西。

希瑟·基利

道格·吉梅西
下一次病毒大流行

攝影記者道格·吉梅西(上圖)是關於狐蝠的知識寶庫。八年前,他首次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拍攝了一個狐蝠群落,並很快成為一名救援人員,為當地禁止某些型別的網和可能誘捕和傷害這些動物的帶刺鐵絲網而奔走。所有這些工作都發生在他家幾英里的範圍內。“這變成了一個城市野生動物的故事,”吉梅西說,他的攝影作品專注於澳大利亞的保護問題。

在本期關於蝙蝠和病毒的故事中,吉梅西前往昆士蘭州拍攝狐蝠。他不必遠離人口中心就能找到他的拍攝物件;故事的開篇圖片是在一個公園裡拍攝的。在樹上發現蝙蝠後,他會躺在它們下面等待完美的鏡頭。“我可能會在那裡等半個小時,只是為了等它們往下看,”他說。狐蝠是“壯麗”但被詆譭的哺乳動物。“對我來說,以它們最好的一面展示它們很重要,這樣我才能希望讓人們愛上它們,”吉梅西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納迪亞·德雷克
前往木衛二的任務

火箭發射的直觀體驗無法透過電視傳達。“它震動地面,它震動建築物,它震動你,”科學記者納迪亞·德雷克說,她親眼目睹了去年十月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的歐羅巴快船任務。她既作為記者出席,也是為了紀念她已故的父親,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的遺產,他的工作影響了快船探險隊在木星冰冷的衛星木衛二上尋找生命。她父親的同名方程式以他的筆跡刻在航天器的金庫板上,旁邊還有前美國桂冠詩人艾達·利蒙的詩歌等文字。當專案科學家羅伯特·帕帕拉爾多告訴納迪亞關於她父親的紀念時,她被“美麗而辛酸的致敬”所震撼。她說,金庫板“只是一件藝術品”。

納迪亞認識帕帕拉爾多已超過十年;2011年,她為她的第一篇雜誌封面故事報道了將成為快船的專案。她最初計劃在成為記者後撰寫關於生命科學的文章——她的博士學位是遺傳學——但最終發展了天文學和尋找地球以外生命的專業。“我們在追求這些答案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關於地球生命的知識,”她說,例如,透過探索深海熱液噴口來了解生物如何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生存。

我們人類傳送到未知世界的訊息也可以揭示一些關於我們自己的資訊。“快船號將留在太陽系。它可能會在[木星的衛星]木衛三上結束它的任務,”納迪亞說。“所以這些資訊不是為任何人準備的,除了我們自己。”

裘霽
下一次病毒大流行

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常駐北京的記者裘霽一直密切關注蝙蝠。2020年3月,她在《大眾科學》的一篇文章中,成為西方媒體中第一位報道武漢病毒研究所蝙蝠病毒學家石正麗的記者,此後她一直在報道傳染病。在這一切中,她一直被一個問題所驅動:為什麼過去20年中出現的這麼多新發疾病都來自蝙蝠?是什麼讓這些動物如此特別?“我一直在進行這種旅程——真的是一場探索——來回答這些問題,”她說。在她的專題文章中,裘霽講述了澳大利亞一種蝙蝠傳播的病毒的故事,以及它教會我們關於這些飛行哺乳動物的免疫和進化的知識。

在成為記者之前,裘霽曾作為分子生物學家工作了十年。在當時看來,這似乎是一條合乎邏輯的職業道路——她的母親是一名醫生,她的父親是一位科學哲學家。然後她決定追隨她強烈的好奇心和對學習的熱愛,進入科學新聞領域。

她開始報道中國的生態、氣候變化和發展——她瞭解到,所有這些都是傳染病傳播的因素,因為它們使蝙蝠越來越多地離開棲息地並面臨資源短缺。裘霽說,這種壓力會影響它們的免疫系統,就像對我們一樣。“我開始我的專案時問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我認為我發現最有趣的是,它們實際上和我們並沒有那麼不同。”

米歇爾·卡爾
工程化我們的夢境

在大學的睡眠實驗室工作期間,米歇爾·卡爾開始做清醒夢。這是自發發生的——她“因為上大學而睡得很差”,有一天晚上她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第一個夢真的讓人大開眼界,我開始閱讀我能找到的關於這個主題的一切,”卡爾說。睡眠科學是一個主要領域,但當時很少有實驗室專門研究夢和噩夢;卡爾加入了一個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夢境被如此輕視是相當令人驚訝的,”她說。“這些都是真實的體驗。”

科學家們正在瞭解到,夢境比我們意識到的更受我們的控制。在她的專題文章中,卡爾分享了她和其他研究人員如何幫助人們工程化他們的夢境來治療噩夢和創傷後應激障礙。她說,大腦能夠瞬間產生“完全生動和詳細的模擬”是“不可思議的”。“它揭示了大腦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艾莉森·帕肖爾《大眾科學》的副新聞編輯,經常報道生物學、健康、技術和物理學。她編輯雜誌的“撰稿人”專欄和每週線上科學測驗。作為一名多媒體記者,帕肖爾為《大眾科學》的播客Science Quickly撰稿。她的作品包括一個關於音樂創作人工智慧的三部分迷你劇。她的作品也曾出現在Quanta Magazine和Inverse上。帕肖爾畢業於紐約大學亞瑟·L·卡特新聞學院,獲得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碩士學位。她擁有喬治城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在X(原Twitter)上關注帕肖爾 @parshallison

更多作者:艾莉森·帕肖爾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32 Issue 1本文最初以“撰稿人”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332卷第1期(),第6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12025-1UX2bU2xo8qpMQdW7bv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