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您是否食物中毒,以及如何避免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諾如病毒,可能會使您病情嚴重。以下是如何保護自己

Sca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掃描電子顯微照片。

BSIP/蓋蒂圖片社

得益於現代農業的發展、疾病的細菌理論巴氏消毒法,以及冷凍機、電烤箱和冰箱的出現,世界許多地方的數百萬人現在可以獲得安全、無疾病的食物。但儘管取得了這些進步,食源性疾病仍然存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計,每年約有4800萬美國人(七分之一)因食物而生病。

有害的、引起疾病的病原體潛伏並滋生在許多不同的食物中,從沙拉蔬菜、水果和蔬菜到肉類、雞蛋、大米和海鮮。不正確的食物製備和儲存、缺乏手部衛生、一般不衛生的條件以及烹飪或再加熱不足都可能導致食物汙染。許多食源性疾病是由這種不當處理引起的。“絕大多數將是散發病例,”康奈爾大學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的食品科學家馬丁·維德曼說。“一個人生病是因為一件事情出了問題。”

然而,汙染有可能在作物生長、畜牧業和生產過程中發生。嚴格的食品衛生法律和監測機構(包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及美國農業部的食品安全和檢驗局)確保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安全的食品供應之一。但農場或工廠中意外事件或錯誤仍然可能導致食源性病原體汙染。當食源性疾病爆發時,專家可以使用細菌的DNA指紋圖譜快速識別來源並召回任何可能受到汙染的食物,從而幫助控制傳播。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食源性疾病的常見症狀包括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瀉、疲勞和發燒。在嚴重的情況下,人們可能會住院甚至死亡。孕婦、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和幼兒更容易感染食源性疾病。全球約有30%的食源性疾病死亡發生在五歲以下兒童中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CDC) 認為31種病原體是食源性疾病的常見來源。細菌、病毒、化學物質甚至寄生蟲(如絛蟲)都可能是罪魁禍首。以下是一些您應特別注意的主要微生物。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通常和平地生活在您的腸道內,不會對您造成傷害。然而,如果攝入,這些細菌會感染身體的其他部位,引起腹瀉、嘔吐和胃痛。一些嚴重的菌株(例如那些產生所謂志賀毒素的菌株)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脫水和嚴重的腎臟損害。

大腸桿菌可以從腸道中隨糞便排出,這意味著不衛生的浴室條件和不良的衛生習慣都可能導致食物汙染。例如,如果一個人透過直接或間接接觸糞便物質而在手上沾染了此類細菌,然後他們去準備食物或用未洗的手處理廚房用具,那麼大腸桿菌很容易傳播併成為食源性的。不乾淨的水和未經巴氏消毒的飲料(如生牛奶)也可能傳播大腸桿菌。農產品也帶有大腸桿菌風險——特別是如果野生動物或牲畜糞便與細菌接觸。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Penn Extension 的食品安全和質量專家馬丁·巴克納維奇說:“大腸桿菌通常與牛和其他反芻動物有關,該機構專注於農業。“可能是牛、羊,甚至是白尾鹿——它存在於它們的腸道中。”如果受感染動物的糞便進入水源和農作物,則可能發生汙染。人們認為這種途徑導致了許多農產品中大腸桿菌爆發,例如2006年菠菜中的一次爆發。但巴克納維奇說,近年來,這種型別的病原體暴露有所減少,部分原因是農民在控制牲畜糞便方面做得更好。“肉類行業為儘量減少這種情況做了很多工作。”

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最常與生雞肉和雞蛋有關,食用被它們汙染的食物會導致發燒、腹瀉和胃痙攣等症狀。據估計,每年美國有超過一百萬人感染該細菌。

維德曼說:“大型行業制定了許多策略來降低沙門氏菌的風險。” 但是食用某些生的或未加工的食物,例如生雞蛋或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可能會導致疫情爆發,包括最近Raw Farm 牛奶公司今年爆發的疫情。除了雞蛋、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和生雞肉外,人們還從花生醬、生豬肉、生牛肉和黃瓜中感染了疾病。生面粉也可能是沙門氏菌感染的來源,因此人們應避免食用生曲奇麵糰和蛋糕粉。

大腸桿菌一樣,沙門氏菌生活在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腸道中,可以透過接觸糞便而感染。它也可能存在於許多動物的皮膚和毛皮上,尤其是在溫暖的氣候中。巴克納維奇說:“我們的許多食物供應來自這些溫暖地區,那裡有很多野生動物”,尤其是蜥蜴。“所以它可能會以這種方式進入農作物。”

鳥類、刺蝟、海龜、豚鼠甚至寵物鬃獅蜥都可能攜帶沙門氏菌,並透過直接或間接接觸造成汙染。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約瑟夫·李斯特的名字命名,他是一位英國外科醫生,是手術中抗菌劑的先驅。李斯特菌是另一種細菌屬,如果攝入,可能會引起令人討厭的感染。巴克納維奇說,預防李斯特菌汙染可能是一個挑戰。“它是一種能夠在冷藏溫度下生長的細菌,”他補充道。製造商尤其難以預防李斯特菌汙染。

巴克納維奇解釋說:“公司竭盡全力試圖控制加工環境中的李斯特菌。” 但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李斯特菌疫情仍然可能發生。熟食肉品牌Boar’s Head 最近召回了數百萬磅的肉類,此前食源性李斯特菌導致至少兩人死亡,並在十幾個州造成數十人住院。“與其他病原體相比,它的死亡率很高,”巴克納維奇說。“如果它進入血液,可能會導致血液感染或敗血症,或者它可能會感染您的神經系統,導致腦膜炎等疾病”,或大腦和脊髓炎症。

感染者可能會出現疼痛、腹瀉和嘔吐。高燒、劇烈頭痛、意識模糊、頸部僵硬和對光敏感都是細菌性腦膜炎的徵兆,出現這些症狀的人應立即就醫。

儘管細菌攝入後會產生可怕的影響,但最近的研究一直在研究李斯特菌用作癌症疫苗的可能性。然而,這項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未經改變的食源性李斯特菌仍然非常有害。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是一類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和胃痛。這些症狀在感染後約 12 至 48 小時開始出現,通常持續一到三天。這種食源性疾病俗稱“腸胃病”或“腸胃型感冒”,據估計每年在美國約有十五分之一的人患病。

巴克納維奇說:“諾如病毒是一種很容易在人群中傳播的病毒。” 而罪魁禍首通常是人本身,而不是食品生產。“有人帶病去上班,然後他們處理食物,它很容易傳播,人與人之間[或]人與食物之間。”

諾如病毒是杯狀病毒科病毒的一部分,會導致胃和腸道腫脹,引發胃腸炎。病毒性疾病通常會在幾天內自行痊癒,但重要的是要喝大量液體以保持水分。如果您是弱勢群體成員或症狀沒有改善,您應該尋求醫療幫助。

如何避免食源性疾病?

幸運的是,幫助預防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非常簡單:在準備、烹飪和食用食物之前,用溫水和肥皂洗手。在使用浴室、撿拾狗糞或更換尿布後這樣做也很重要,並且在食物製備表面、餐具和砧板接觸過生肉後也要仔細清潔。

肉類溫度計也是很好的工具,可以幫助您判斷食物是否已達到殺死大多數微生物所需的溫度。某些肉類和魚類所需的加熱溫度可能有所不同。美國農業部建議將食物重新加熱到至少 165 華氏度(74 攝氏度)的內部溫度。

維德曼說,避免食源性疾病感染有四個基本做法:“烹飪、冷藏、[避免]交叉汙染、清潔或在準備食物前洗手。”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強調了“食品安全的四個步驟”。 維德曼指出,“如果您將這四件事結合起來,您可以大大降低患食源性疾病的風險。”

如果您食物中毒該怎麼辦

當您認為自己正在處理食源性疾病時,補水至關重要。健康的成年人通常會發現他們的症狀在幾天後好轉。但是,如果症狀持續存在或患者來自弱勢群體,則可能需要就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如果個人出現以下症狀,應尋求醫療建議:血性腹瀉、發燒超過 102 華氏度(39 攝氏度)、腹瀉持續超過三天、頻繁嘔吐和嚴重脫水。

您可以在此處找到有關美國當前食源性疾病爆發的更多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