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提供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下次當您心情不好時,不要試圖強顏歡笑——相反,去處理一個一直困擾您的專案。新南威爾士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瑟夫·福加斯在《Australasian Science》雜誌上報告稱,憂鬱情緒可能恰好能幫助您達到最佳表現。福加斯回顧了他的幾項研究,在這些研究中,研究人員誘導志願者產生良好或不良情緒。每項研究都發現,心情不好的人比心情好的人表現得更好。脾氣暴躁的人更注重細節,更不易輕信,更不容易犯判斷錯誤,並且比快樂的同齡人形成了更高質量、更具說服力的論點。一項研究甚至支援這樣一種觀點,即那些表現出恐懼、憤怒、厭惡或悲傷——四種基本負面情緒——跡象的人,在幾乎消除錯誤資訊影響的同時,實現了更強的目擊者回憶。[要了解更多關於負面情緒如何提升認知的資訊,請參閱保羅·W·安德魯斯和J·安德森·湯姆森撰寫的“抑鬱症的進化根源”;《大眾科學 Mind》,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