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性災難:小行星撞擊還是氣候變化,哪個威脅更大?

最近一份關於近地小行星撞擊和我們準備情況的報告的作者們,在比較近地天體造成的死亡人數與氣候變化造成的死亡人數是否合理且謹慎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你問普通人,從長遠來看,氣候變化還是小行星/彗星撞擊預計每年會殺死更多人,你無疑會得到一些困惑的回答。那些小行星電影很嚇人,但有沒有經過證實的例子表明小行星撞擊導致人類死亡?與此同時,氣候變化的科學目前被媒體驅動的公開辯論所掩蓋,主要發生在美國。

事實上,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空間科學研究所的艾倫·哈里斯分別估計,氣候變化造成的年平均死亡率遠遠高於小行星或彗星撞擊造成的死亡率——分別為 150,000 人和 91 人。然而,您不會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家研究委員會關於近地天體(NEO)調查和緩解策略的報告正文中看到 150,000 這個數字。(該報告由共 42 位科學家撰寫。)

相反,在該報告第 26 頁關於“全球每年因各種原因造成的預期死亡人數”的圖表中,小行星與鯊魚襲擊(3 至 7 人死亡)、槍支事故(2,500 人)、地震(36,000 人)、瘧疾(100 萬人)、交通事故(120 萬人)、空氣汙染(200 萬人)、艾滋病(210 萬人)和菸草(500 萬人)進行了比較。

與此同時,在圖表下方的一則註釋中提到了氣候變化,該註釋關於其中一位作者:“馬克·博斯洛希望在該表中新增一個因氣候變化造成的死亡人數的條目。指導委員會不同意新增此條目,因為他們認為沒有可靠的估計數字,還有其他原因。博斯洛博士在附錄 D 中寫了一份少數意見。”

神秘的“附錄 D”
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市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博斯洛在附錄 D 中寫道,他不同意指導委員會刪除氣候資料的理由。這些理由是:關於氣候變化的辯論可能會分散人們對當前問題的注意力,以及氣候變化數字與近地天體威脅無關。

博斯洛寫道,為了避免潛在的政治爭議而從報告中刪除資料是“不恰當的”。至於無關緊要的問題,氣候變化實際上比表中的其他原因更相關,他寫道。導致全球災難的小行星撞擊是改變氣候的事件,大多數由此造成的死亡將是由於氣候變化造成的(這將導致社會混亂,預計會引發飢餓、疾病和暴力)。而小行星和氣候變化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兩者都可能產生突發性和全球性的後果,與一個人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或位置無關。這與地震、瘧疾、菸草或槍支的使用形成對比。

博斯洛和哈里斯在 2008 年秋季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展示的一張海報中寫道,對近地天體撞擊和氣候變化的死亡人數估計“都受到我們對氣候變化的理解以及對間接原因的統計歸因的不確定性的類似影響”。研究人員繼續說,當你並排審視風險時,“透過任何客觀衡量標準,與人為氣候變化造成的威脅相比,撞擊威脅都微不足道(至少小一千倍)。”

然而,他們寫道,“在描述主要的極端情況並將其傳達給政策制定者、媒體和公眾方面,小行星威脅群體比氣候變化群體成功得多,儘管氣候變化威脅要大一千倍以上……,[因此]將氣候變化與小行星撞擊進行定量比較是客觀審視這兩種威脅的有效方法。”

為什麼氣候變化被擱置了?
那麼,為什麼氣候變化的數字從這個圖表中刪除了呢?禁止專家組討論他們是如何做出這些決定的,但指導委員會主席、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路易·夏皮羅說,他不記得有關於人為氣候變化的討論。

他說:“就我個人而言,我擔心‘蘋果和橘子’的比較混合。具體來說,一些資料是基於實際統計資料,而另一些資料是基於假設,其中一些資料比其他資料更不牢靠。最終的結果是一個折衷方案,當時草案報告即將送審時,馬克對此提出了強烈反對。”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的專家組成員邁克爾·A·赫恩說,沒有一個人決定刪除氣候資料:“我認為這是一個多數意見,但不是一致的意見。”

他補充說:“我認為沒有對人為氣候變化表示任何不信任。我猜想可能對我們對氣候變化的定量預測存在一些疑問,而且肯定對由此造成的死亡人數的定量預測存在疑問。”

他說,社會政治氣候在決策中發揮了作用:“絕對還存在一個獨立的擔憂,那就是這會分散報告的注意力。”

赫恩實際上更希望表中進行更少的比較。“我個人猶豫不決的原因不僅在於氣候變化條目,也在於其他幾個條目”,例如空氣汙染,甚至可能是菸草死亡,他說,“我支援的普遍原則是,我們應該只列出可識別的、有個人死亡的離散事件,以便進行公平的比較。顯然,這個觀點沒有得到支援。”

博斯洛接受氣候變化造成的死亡人數估計(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是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家流行病學和人口健康中心的流行病學家託尼·麥克邁克爾為該機構做出的),以及小行星撞擊造成的死亡人數估計,後者最近基於哈里斯的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麥克邁克爾的死亡率不是預測。這是對目前(截至 2000 年)氣候變化合理導致的年死亡率的估計,儘管來自氣候相關健康影響的有限子集:由於攜帶疾病的蚊子的地理範圍擴大而導致的瘧疾、與農業生產力下降相關的營養不良、水傳播腹瀉疾病以及洪水造成的死亡,麥克邁克爾說。

關於麥克邁克爾的氣候變化死亡人數估計的可靠性,博斯洛說:“我不否認這些數字存在不確定性,但這對於表中的每個數字都是如此,包括(也許尤其是)撞擊數字。”

博斯洛還反對該比較應僅列出有可識別的個人死亡的離散事件的觀點,因為小行星撞擊造成的死亡人數並非如此。“在我們的風險章節中,歸因於撞擊造成的死亡人數中,大約有一半實際上來自高於假定的‘全球災難’閾值的事件,”他說,“而且大多數人不是死於撞擊本身,而是死於飢餓、暴露或與農業和社會崩潰相關的暴力事件,這將是一個看起來很像科馬克·麥卡錫的《路》的世界。他們的死亡證明書上不會寫著‘被撞擊殺死’。他們的直接死因各不相同或模稜兩可,但最終可以追溯到撞擊,就像目前瘧疾和營養不良的增加可以追溯到氣候變化一樣。”

推測屍體計數的計算方法
對小行星撞擊造成的人類風險評估令人困惑,部分原因是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小行星撞擊造成區域性災難的事件(姑且不論1908 年的坦加斯卡事件,該事件夷平了西伯利亞坦加斯河附近 2000 多平方公里的稀疏人口針葉林),更不用說全球災難了。儘管如此,科學家們可以很好地估計此類事件的風險和頻率,哈里斯說。

他說,以下是粗略的概述:“粗略地說,[這種風險]主要來自非常大的事件,這些事件會造成大約 10 億人死亡,並且大約每 100 萬年發生一次——因此,粗略地說,大約每年 1000 人死亡。目前的[近地天體]調查已經發現了大約 90% 的風險,並保證在我們發現的 90% 的風險中,在下個世紀左右不會發生此類事件。因此,剩下的短期風險約為每年 100 人,如表格所示。”

哈里斯說,他同意博斯洛在附錄 D 中寫的大部分內容:“這作為‘正當程式’事項非常重要,科學事業不能容忍壓制異議。另一方面,這也是不幸的,因為它分散了人們對報告中心資訊的注意力。”

博斯洛說,這種分心是不幸的,他還補充說,他堅持少數意見,僅僅是因為包含氣候變化資訊比避免潛在的分心更重要。

這份報告於一月份釋出,Boslough 對其內容完全贊同。報告揭示,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太空物體(小行星和彗星)的科學清單,特別是那些最有可能撞擊我們星球的較小物體的清單,遠未完善,而且如果不對近地天體搜尋專案大幅增加資金,情況不太可能得到顯著改善。而我們的準備情況,如果科學家發現一顆中等或大型的、目標直指我們的地球的小行星,則非常薄弱——至少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啟動太空任務來偏轉該物體。而這可能為時已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