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決賽入圍年份 1952
她的決賽入圍專案: 一篇論文,論證美洲原住民曾與來自太平洋彼岸的其他文化有過接觸
專案緣起: 艾麗斯·貝克·基奧一直熱愛考古學和古生物學。她的父母訂閱了《國家地理》,當她在公共圖書館發現阿爾弗雷德·克魯伯的鴻篇鉅著《人類學》時,她一口氣讀完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由於這種著迷,當這位紐約州弗農山居民在 16 歲時尋找暑期工作時,她將目光投向了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人類學系。她給該部門寫了一封信,詢問他們是否需要打字員。他們確實需要:她每週賺 25 美元,負責將各種藏品的目錄打出來,並在夏天結束前完成了任務。
她利用多餘的幾周時間幫助館長們。其中一位館長戈登·埃克霍爾姆最近舉辦了一個關於前哥倫布時期舊世界和新世界文化之間跨太平洋接觸的展覽。年輕的艾麗斯從未專門為他工作過,但她研究了他的研究,並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 1492 年之前,一些新世界人口一定與外界的人有過接觸——她在 1952 年西屋科學人才搜尋中提交的一篇論文中闡述了這一觀點。儘管人類學和考古學論文在頂級競爭者中極為罕見,但她還是被提名為決賽入圍者。
對她職業生涯的影響: “被選中肯定增強了我的自尊和自信,”她說。“一方面,我意識到我沒有某些人擁有的那種才華。” 其他決賽入圍者所做的數學和物理專案給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想到我被算作,字面上地,這個群體中的一員,這令人興奮。對於 1950 年代的女孩來說,這真的很有幫助。”
她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學習人類學。她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蒙大拿州勃朗寧的平原印第安人博物館工作。她對聘用她的年輕博物館館長托馬斯·基奧產生了超出職業範疇的興趣。她嫁給了他,兩人一同進入哈佛大學研究生院。
1959 年,在托馬斯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擔任省級考古學家後,基奧找到了她的論文主題。傳統人類學理論認為,19 世紀後期在美洲原住民中廣泛傳播的鬼舞宗教已經消亡。基奧發現,這種習俗仍然存在,並影響著薩斯喀徹溫省居民的精神信仰,這些居民是 1862 年起義和隨後在明尼蘇達州對該部落進行的大屠殺中蘇族難民的後裔。
現實如此清晰地與理論相悖,這一事實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促成了她畢生與主要基於當時偏見的人類學和考古學理論作鬥爭。“美國考古學家往往在政治上很幼稚,”她說。他們從事考古學是因為他們對經濟或政治或諸如此類的東西不感興趣。“他們想去鄉下,在地上挖掘,擺弄東西。” 但正如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國家神話多年來扼殺了對其他跨文化接觸的研究一樣,基奧認為,關於非歐洲人或女性低人一等的假設也導致了學術研究的不足。(例如,關於居住在前哥倫布時期美洲的人是“原始的”,因此沒有太多重要意義的假設,導致直到最近才對他們多樣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研究。)
在薩斯喀徹溫省政府新黨上臺並在 1964 年取消了托馬斯·基奧的工作後,基奧夫婦搬到了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艾麗斯在內布拉斯加大學任教,直到托馬斯申請並獲得了她稱之為他在密爾沃基公共博物館的“夢想工作”。基奧於 1968 年開始在馬凱特大學任教,並一直任教到 2000 年退休。(這對夫婦於 1993 年離婚;托馬斯於幾個月前去世。)
在她學術生涯期間和之後,基奧成為一位多產作家,撰寫了多本書籍,包括歐洲入侵前的美國;鬼舞:民族歷史與復興;以及史前之地。
她現在在做什麼: 基奧的最新著作考古學爭議於今年早些時候出版,旨在向學生介紹從前哥倫布時期的接觸到失落的亞特蘭蒂斯文明等熱點問題。她在左岸出版社出版商米奇·艾倫的要求下寫了這本書。“艾麗斯·基奧是原創的,沒有複製品,”艾倫說。“作為女性主義考古學的創始母親之一,她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是該學科中一位深思熟慮且令人振奮的人物。”
她的專長是將有爭議的理論置於考古田野方法和分析的嚴格檢驗之下;艾倫指出,他請她寫這本書是因為“她會向考古學學生解釋科學假設檢驗的重要性”,同時確保他們“不會羞於接受這些檢驗的結論,無論答案與傳統觀念相去多遠”。
退休後,基奧喜歡寫作和旅行:她將於一月份前往柬埔寨的吳哥窟,觀看那裡的金字塔,這些金字塔與墨西哥的金字塔有相似之處。是巧合嗎?她說,人類學和考古學的樂趣之一就是弄清楚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