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的流感? 它來自東亞和東南亞

科學家們弄清了季節性流感的年度傳播路線,這可能有助於研發更好的疫苗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已經確定了季節性流感的傳播路線,為更好的監測和更有效的疫苗鋪平了道路。

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透過研究過去五年從除南極洲以外的每個大陸採集的 13,000 個病毒樣本,找出了這種病毒的傳播路線。他們的發現包括:季節性流感起源於東亞和東南亞。這一結果拓寬了之前關於此類病毒起源於中國或僅在熱帶地區出現的假設。

“60 多年來,流感病毒的全球傳播模式一直是個謎,”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英國劍橋大學專門研究病原體進化的流行病學家科林·羅素在今天的電話會議上說。羅素說,他和他的同事發現,自 2002 年以來,每年新的甲型流感 (H3N2) 毒株(季節性流感中最具傳染性的變種)都起源於“東亞和東南亞傳播網路”,該網路從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西部延伸到韓國和日本。該病毒在六到九個月後出現在歐洲和北美,然後繼續傳播到南美洲。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這一發現將使研究人員能夠改進他們對新流感毒株的搜尋,並製造年度疫苗,旨在使接受者對正確的毒株產生抵抗力。“流感進化迅速且方式複雜,”劍橋大學流行病學家、世衛組織委員會成員德里克·史密斯說,這將有助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追蹤年度疫苗的正確毒株並瞄準這些毒株,該委員會的任務是規劃世衛組織的年度流感疫苗接種方案

史密斯說,該團隊透過追蹤血凝素(病毒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可觸發我們體內的免疫反應)來追蹤流感的來源。(流感疫苗實際上是病毒的弱化形式,用於啟動免疫系統,基本上就是基於這種蛋白質。)如果流感病毒進化——並且它的血凝素髮生變化——它就可以逃避免疫,因為這種蛋白質發生了改變,從而使該病毒能夠悄悄潛入體內,而不被免疫系統哨兵發現。

研究人員推測,東亞廣泛的氣候範圍使得流行病可以在一年中不同的時間在擁擠地區發生。流感通常在溫帶氣候(如中國的氣候)的冬季以及熱帶地區(如越南的熱帶地區)的雨季爆發。“東亞和東南亞存在很多這樣的變異性,因此[有很多]機會讓一個國家的流行病蔓延到附近的另一個國家,然後流出該地區,”史密斯說。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每年有 3 億人接種流感疫苗,接受含有甲型流感(H3N2 和 H1N1 變種)以及乙型流感病毒的弱化毒株混合物的免疫接種,以預防全面感染。史密斯說,疫苗接種為整個人群提供了良好的保護,儘管流感流行病仍然導致 300 萬至 500 萬人患上重病,並每年奪走 25 萬至 50 萬人的生命。但是,如果他們裝錯了毒株,並且病毒進化了,那麼它可能會使那些接種過疫苗的人像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一樣脆弱。

“由於這些流感病毒變化如此之快,我們必須相當定期地更新疫苗,”史密斯說。“我們越瞭解流感病毒如何變化以及它們如何在世界各地傳播,就越能改變和改進這一過程。”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埃迪·霍爾姆斯對此表示贊同。在他明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他報告了流感病毒的基因組如何進化。“我們假設一定存在一個源種群,它可能在熱帶地區,”他說,“而這應該是您集中監測和監控的地方。”

但他指出,研究人員還應關注血凝素以外的蛋白質以及攜帶這些蛋白質配方的基因。“還有幾個其他基因也在快速進化,我們對它們一無所知,”他說,並補充說它們可能會影響血凝素的行為。“你不能說病毒就是血凝素;那只是一種蛋白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