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業的種子進入末日深冷庫

數百萬重要的作物種子將被埋藏在斯瓦爾巴群島的冰凍土地深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北極斯瓦爾巴群島中一個貧瘠、沒有樹木的島嶼可能被證明是世界上更溫暖、更肥沃地區農業的最後、最好的希望。首批 1 億粒最重要的農作物種子於今天被放入那裡的末日儲存庫。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深埋在挪威朗伊爾城附近一座冰凍的山腰中,無論有沒有永久凍土,都能使其永久冷卻至零下 18 攝氏度(零下 0.4 華氏度)。它旨在抵禦所有可預見的災難,包括最近挪威歷史上最大的地震,它有空間在其三個人造洞穴中保護至少 450 萬個樣本(22.5 億粒種子)。

“種子庫的開放標誌著在保護世界作物多樣性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轉折點,”總部位於羅馬的全球作物多樣性信託基金的執行主任卡里·福勒說,該信託基金領導了該專案。“作物多樣性很快將被證明是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水和能源供應限制以及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糧食需求的最有效和不可或缺的資源。”

水稻是第一個被儲存在種子庫中的主糧——來自全球 104 個國家/地區的品種。種子密封在密封的鋁箔包裝中並裝在盒子中,將在低溫和低溼度條件下保持活力但處於休眠狀態。

小麥、玉米、土豆、豆類甚至西瓜種子也將在未來幾周內被放置在斯瓦爾巴群島。總共,來自加拿大、哥倫比亞、墨西哥、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敘利亞等地的 268,000 個不同品種將成為第一批進入深冷庫的種子。

該種子庫旨在防止可能摧毀農業的全球規模的災難——人為的或自然的。類似的當地種子庫使農民能夠從最近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中恢復過來,並提供了能夠在變化的環境中生長的新品種,例如在 2004 年亞洲海嘯後被海水淹沒的田地中茁壯成長的水稻品種

“基因庫不是種子博物館,而是重要的、活的資源的儲存庫,幾乎每天都在與糧食生產的主要威脅進行永無止境的鬥爭中使用,”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總幹事埃米爾·弗裡森說。“我們將需要這種多樣性來培育能夠適應氣候變化、新疾病和其他快速出現威脅的新品種。”

這些基因庫本身也很脆弱。例如,2006 年的颱風摧毀了菲律賓的國家水稻種子庫。“不幸的是,這種國家基因庫的恐怖故事相當普遍,”福勒說。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旨在成為最後的後備手段,儲存來自國家種子儲存設施的不同作物的副本。例如,美國農業部的國家種質系統計劃向種子庫傳送超過一百萬粒種子,包括甜椒、南瓜和西紅柿。

在種子庫寒冷的隔離環境中,種子可以儲存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僅高粱就可以儲存 20,000 年——有效地允許在發生全球災難(例如核戰爭災難性氣候變化)時重新啟動農業。但是,種子庫將需要一些人類文明的殘餘來持續存在,即使只是為了建造將種子從它們新的冰冷家園運出的交通工具。

“種子中包含的世界作物基因庫對於提高作物生產力至關重要;緩解氣候變化、病蟲害;並確保未來的遺傳資源基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雅克·迪烏夫在種子庫開放前夕的講話中說。“種子是生命的載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