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變暖正在改變自然的時鐘

廣泛的證據表明全球變暖與一系列環境影響有關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飢餓的北極熊正在北極地區互相殘食。花朵過早開放並枯萎。冰蓋融化得如此迅速,以至於海平面上升將在幾十年內威脅到遠至佛羅里達州的沿海城鎮。這些僅僅是《自然》雜誌上新分析支援的氣候變化的嚴重後果的幾個例子,該分析描繪了未來幾年變暖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的黑暗景象。

研究人員評估了 829 種地質現象——包括冰川融化——以及近 30,000 種動植物的變化(從鳥類遷徙模式到企鵝數量驟降),發現其中約 90% 與科學家們關於全球變暖將如何改變地球的預測相符。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氣候影響小組負責人、哥倫比亞大學的辛西婭·羅森茨威格表示,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全球平均氣溫已上升約 1 華氏度(0.6 攝氏度),預計到本世紀末將再上升約 3 華氏度(1.7 攝氏度)。她說:“我們已經看到,相對較低程度的變暖,”她說,“可能會導致廣泛的變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人為溫室氣體,尤其是汽車和燃煤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引發的非自然變暖給整個生態系統帶來了麻煩。僅在北美,科學家們就已確定了 89 種植物,例如美國冬青,這些植物在春季開花的時間更早。在西班牙,蘋果樹為了應對更高的溫度,比原計劃提前 35 天開花。其他野生動物,如以某些植物為食的昆蟲和以昆蟲為食的鳥類,也必須提前它們的季節性活動和交配模式才能生存。

為了試圖彌補這種時間上的偏移,一些鳥類,如知更鳥,冬季解凍的經典象徵,比過去幾年提前大約兩週從遷徙地返回科羅拉多州。所有這些變化都可能使食物鏈失衡。例如:一些在昆蟲重新出現之前到達的鳥類可能會餓死。

斯坦福大學環境科學與政策中心生物學家、研究合著者特里·魯特說:“世界各地的動植物比過去更早地被鬧鐘叫醒。”

這項新研究彙編了來自世界各地約 80 項先前研究的發現,也證實了全球變暖是人為造成的,而不是自然造成的。“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關於人類正在導致世界變暖的結論增添了更多佐證,”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副教授兼主任邁克爾·曼恩說。

羅森茨威格說:“這項研究真正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需要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出反應和適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