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秩序:簡·理查森

一位西屋科學獎決賽選手學習如何計算衛星軌道,然後開啟了繪製具有啟發性的蛋白質結構的職業生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決賽年份 1958

她的決賽專案:測量一顆名為...“斯普特尼克”的衛星的軌道

專案起源:像許多在20世紀50年代成長的年輕人一樣,簡·理查森進入科學領域的部分原因是斯普特尼克——儘管在她的例子中,這種聯絡相當直接。她對天文學非常感興趣,她和在新澤西州蒂內克的朋友們過去常常在蘇聯發射衛星後的幾天裡,在田野裡尋找觀測點。他們記錄下光線在星空中經過的位置;斯普特尼克並不難找到。“現在有很多衛星,但當時只有一顆,”她說。她連續兩天設法發現了這顆衛星,並且位置上的細微差異讓她能夠計算出其軌道。她寫下了她的發現,參加了1958年的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並被提名為決賽選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對她職業生涯的影響:這是一個科學職業的傳統開端,但理查森很快就離開了通常的軌道。她去讀了哲學研究生,涉獵了不同的領域,最終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實驗室找到了一份工作,當時她的丈夫大衛*正在完成他的博士學位。那時,她開始對蛋白質晶體結構和他正在研究的RNA著迷。像星星一樣,她將蛋白質描述為“現代版的自然歷史”。它們的形態揭示了很多關於進化以及我們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的資訊。

為了使它們的結構更易於理解,她最終開始創作色彩鮮豔的圖畫,展示這些扭曲的帶狀結構的立體輝煌。第一張影像出現在1981年的《蛋白質化學進展》雜誌上,當時這對夫婦已經搬到杜克大學,她在那裡成為生物化學教授。

鮮豔的帶狀結構立刻吸引了觀眾。簡的圖畫中略微誇張的透視效果使她能夠強調蛋白質的三維特性。她展示了它們複雜的鏈條如何在自身上扭曲,從而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以前沒有的分子視覺化方式。

理查森並不知道這些圖畫會如此受歡迎。“我希望它們會很有用,”她說。

事實上,除了出現在眾多期刊的封面上,“理查森圖”還開啟了對這些複雜分子的研究。“簡和大衛的工作使我們能夠揭示蛋白質的形式,並由此更容易理解它們的功能,”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共同得主彼得·阿格雷最近告訴杜克大學的出版物《杜克研究》說。

她現在在做什麼:簡的工作在1985年為她贏得了麥克阿瑟獎學金(她稱之為“令人震驚”的經歷)。2006年,她當選為華盛頓特區的醫學研究所院士——這對一個既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醫學學位的人來說是相當大的榮譽。

這對夫婦仍在杜克大學任教,理查森實驗室在那裡建立了分子的3D計算機化影像,並試圖設計新的蛋白質。簡認識到她的職業生涯充滿了意外的驚喜。“我認為大多數剛開始的人最好走一條相當傳統的道路,但也應該記住,你不必這樣做,”她說。“如果你想改變方向,或者暫時離開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這並非不可能。”正如她所指出的,“傳統的道路也有很多絆腳石。”

*更正(08年5月30日): 大衛·理查森最初被識別為約翰·理查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