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無論是決定吃什麼還是住在哪裡,我們都喜歡有選擇。而且我們擁有的選擇越多,我們的選擇就越多樣化——對嗎?當涉及到選擇朋友時,可能並非如此。
一項新的研究於9月21日發表在《群體過程與群體間關係》雜誌上,該研究表明,當人們能夠從一個更大、更多元化的群體中選擇朋友時,他們會選擇與自己最相似的朋友。然而,在較小的群體中,人們最終會結交不同但更親密的朋友。
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學院的社會心理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安吉拉·巴恩斯說:“諷刺的是,在更多元化的環境中,我們發現的友誼反而不那麼多元化。”她比較了大型和小型大學校園的學生,以瞭解他們的社交環境如何塑造他們的友誼選擇。儘管你可能期望去大型、多元化校園的人會花時間與更多不同的人相處,但實際上這只是讓他們更加排外,巴恩斯說。
儘管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們普遍偏愛相似性(從行為到名字首字母的各個方面),但根據巴恩斯的說法,相似並不總是更好。事實上,她發現,儘管在態度、價值觀和行為方面存在更多差異,但小型校園的學生報告的友誼比大型校園的學生更親密。
堪薩斯大學(K.U.)勞倫斯分校的心理學家、合著者克里斯·克蘭德爾說:“如果你生活在一個沒有太多選擇的世界裡,你將不得不接受與你不太相似的人。但是,你可以與那些不太相似的朋友相處得很愉快。”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巴恩斯及其同事招募了來自堪薩斯大學(一所超過 25,000 名學生的大型大學)或堪薩斯州四個較小的農村學院(每個學院約有 500 至 1,000 名學生)的 268 名學生。研究人員在公共場所(學生會或自助餐廳)追蹤成對的學生,並要求他們填寫一份問卷,旨在衡量友誼中可能重要的各種社會態度、行為和價值觀。
例如,學生們對諸如以下陳述的同意程度進行評分:“普通人可以在沒有宗教的情況下過上足夠好的生活”或“當女性在家做家務而男性在外工作時,家庭運作得最好”。他們還記錄了對各種社會群體、政治偏好以及飲酒和鍛鍊習慣等健康行為的感受。將答案進行比較以衡量學生對之間的相似性。
學生還報告了他們在配對中與另一個人的親密程度,範圍為 1 到 7。在小學校中,平均排名為 5.9。在大學校中,平均排名為 5.2。
這可能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這確實是一個顯著的差異”,克蘭德爾說。至少,這意味著儘管社會選擇的構成存在限制,人們在與周圍的人發展牢固的關係方面做得相當不錯。克蘭德爾認為,相似性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容易,尤其是在初次見面時,但它並不是親密友誼的必要條件。
為了確保親密度排名沒有反映大型學校和小型學校之間友誼型別的根本差異,巴恩斯和她的同事調整了許多其他變數,包括朋友相識的時間以及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他們發現大型校園和小型校園群體之間沒有差異——這表明友誼在兩個地方都相對相似。
他們確實發現的一個差異(巴恩斯認為這解釋了親密度差距)是學生對流動性的看法,或者說找到新朋友有多容易。
巴恩斯說:“在較大的校園裡,人們認為他們在更換朋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在較小的學院裡,替代選擇較少,學生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果學生們知道自己找不到新朋友,或者認為輕易地進入和退出一段關係會很困難,那麼他們可能會在友誼上投入更多。
儘管研究中超過 85% 的學生對報告說彼此是朋友,但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社會心理學家佈雷特·佩勒姆的說法,這些結果也可能對浪漫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大型城市相識並約會的已婚夫婦通常比農村地區的已婚夫婦更相似嗎?普通堪薩斯州已婚夫婦是否比普通新澤西州夫婦更多元化?”佩勒姆認為,這項研究提出的發人深省的問題與它所解答的問題一樣多。
例如,是否存在人們在某些態度或身份上比其他方面不那麼靈活?
佩勒姆說:“很難想象一個男同性戀因為在小型大學而接受一位女性浪漫伴侶。另一方面,他可能會願意接受在小型大學裡唯一另一個也是同性戀的男人……即使那個男人不像他那樣投票、祈禱或吃飯。”
根據巴恩斯的說法,這些特定變數的重要性可能會因人而異,也會因文化而異。為了探索這個問題,她現在正在將目光投向堪薩斯州以外的三個大陸,在美國、韓國、迦納等地收集資料。儘管更多的選擇可能會導致美國大學生結交相似的朋友,但不同的社會景觀和廣泛的文化態度可能會對人們選擇朋友的方式產生獨特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