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與物理2019 年 7 月 1 日
當地球與月球合二為一時
一種全新的天文物體——合星體——可能是解開月球起源之謎的關鍵
慶祝人類登月的過去與未來


當地球與月球合二為一時
一種全新的天文物體——合星體——可能是解開月球起源之謎的關鍵

登月任務五十年:圖解
所有 122 次嘗試,視覺化呈現

美國應該重返月球——但不能單槍匹馬
不要讓美國的重返月球成為國際衝突

新的月球爭奪戰
在新法律尚不確定的情況下,一場爭奪寶貴月球領土的新競賽可能正在升溫

歡迎大家:共建月球村
人類最初登上月球是為了表明立場。現在是時候克服競爭,攜手合作了

任務地圖
現代衛星影像和 3-D 建模為我們提供了《阿波羅 11 號》如何執行的新視角

土星五號樂高套裝、月球影像展覽和新科學書籍
《大眾科學》編輯部特別推薦的《阿波羅 11 號》主題

阿波羅的饋贈:月球岩石的科學
阿波羅號宇航員帶回的月球岩石重塑了我們對月球和整個太陽系的理解。收集更多岩石是重返月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回到過去的一小步
在《阿波羅 11 號》半個世紀後,我們回顧我們如何實現不可能,以及為什麼我們需要再次這樣做

奧爾德林撣去月球回憶的塵埃
巴茲·奧爾德林回憶起身處另一個世界的簡單而奇異之處,例如月球上的塵埃如何隨著每次落腳而以不同的方式升起和落下。史蒂夫·米爾斯基報道

對於第一位登月者尼爾·阿姆斯特朗來說,一切都與降落“鷹號”有關
巨石、隕石坑、月球塵埃和一臺超負荷運轉的計算機都阻礙了人類首次登月

鷹號已著陸

月球探索
阿波羅 11 號的成功任務開啟了載人月球探測的時代。這次探索應該尋求回答哪些問題?應該訪問月球的哪些區域才能最好地面對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