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備漫遊: “好奇號”專案科學家制定火星之旅計劃
在工程師對目前停留在隕石坑中的火星科學實驗室進行數月的設定後,科學家將帶領探測器進行近兩年的旅程,其中包括參觀一座六公里高的山
汽車大小的“好奇號”探測器可能有助於解答一個重大問題:火星曾經適合居住嗎?

準備漫遊: “好奇號”專案科學家制定火星之旅計劃
在工程師對目前停留在隕石坑中的火星科學實驗室進行數月的設定後,科學家將帶領探測器進行近兩年的旅程,其中包括參觀一座六公里高的山

“好奇號”準備在紅色星球的巨大隕石坑中用雷射擊碎岩石

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安全著陸
耗資25億美元的複雜著陸任務順利完成,沒有出現明顯事故

倒計時,第一集:最早的旋渦星系、藝術地球、先鋒號異常、熱愛火箭的地鼠、恐怖七分鐘

滑向火星:最初的探測器

火星探測器為“恐怖七分鐘”做準備
“好奇號”探測器計劃於8月6日開始探索火星。但首先它必須著陸。約翰·馬特森報道

從太空到土壤,只需7分鐘 [幻燈片]

“好奇號”探測器聚焦火星上過去棲息地的痕跡
太平洋時間8月5日晚上10:31,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將開始首次直接搜尋火星上適宜居住的環境

美國宇航局的行星科學計劃因預算削減而岌岌可危
行星科學是美國宇航局最成功和最具啟發性的計劃。不應削減該計劃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用“義賣”對抗預算削減
這次義賣是為了抗議奧巴馬總統2013年預算案中計劃削減美國宇航局行星科學預算21%,以及火星專案預算38%的計劃

火星遭到攻擊:行星科學家對擬議的預算削減表示沮喪

“好奇號”對火星的童話故事般的願望

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在行星保護方面出現失誤
該事件已成為關於溝通不暢的經驗教訓,警示在確保嚴格遵守行星保護程式方面的問題

“好奇號”離開地球前往火星
最新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在尺寸和科學能力上都遠超美國宇航局之前的探測器。約翰·馬特森報道

“好奇號”穿越星空

空中吊車 - 如何將“好奇號”降落在火星表面

通往火星的漫長而艱難的道路

新博物館展覽邀請參觀者聞月球的味道、核爆小行星或殖民火星

溼潤:古代火星上溫暖潮溼的條件可能僅限於地表之下
火星擁有大量表明過去有水的礦物質,但這並不意味著紅色星球曾經看起來像地球

火星地圖:著陸器都去哪兒了? [互動]
第一個登陸火星的人造物體是在本月40年前抵達的,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應該很快就會啟程前往紅色星球。 這裡展示了人類眾多火星著陸器的著陸地點,以及該星球揭示重要液態水歷史的地點。 在探索紅色星球中瞭解更多資訊

火星探測時間線,從1960年到2011年 [互動]
本月計劃發射兩項火星任務。他們的前輩表現如何? 在探索紅色星球中瞭解更多資訊

挖掘火星:火星科學實驗室準備發射
火星鳳凰號任務重燃了紅色星球可能適合居住的希望,為本月發射新的探測器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