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之後,福島對核研究意味著什麼?
日本仍在努力應對強烈地震、毀滅性海嘯以及福島第一核電站多次堆芯熔燬的影響

一年之後,福島對核研究意味著什麼?

福島:我們的回顧
新發布的音訊帶我們回顧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危機發生後的第一週,值此危機一週年之際。 大衛·比埃洛報道

日本地震簡史

福島事件後美國對經驗教訓的回應

鯰魚:震動大地者

美國核反應堆有多安全?來自福島的教訓
美國擁有與福島第一核電站熔燬事故中相同設計的反應堆,但監管機構希望透過變革能夠防止日本核危機的重演

一年之後:福島核災難時間線
回顧日本核危機,這場危機由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9.0級地震引發

福島一年後:這會在美國發生嗎?

尋找漂浮物:日本漂浮的海嘯殘骸將漂向何方?
科學家模擬碎片何時以及何地到達美國西海岸

日本福島地震後的健康問題不僅限於輻射影響
專家表示,地震、海嘯和核事故後,心臟病和抑鬱症可能會比輻射奪走更多生命

不僅僅是福島:大規模災難疏散對規劃者構成挑戰
福島疏散區引發了一個問題:在美國人口稠密的大都市發生核洩漏期間,疏散會發生什麼情況

美國自1978年以來首次批准核反應堆
但儘管獲准在佐治亞州建造和運營兩座新反應堆,核能復興似乎仍未迫在眉睫

福島地震使海底移動了半個足球場
巨大的橫向和向上位移引發了2011年3月的特大海嘯

福島熔燬緩解措施旨在防止放射性洪水
熔燬發生三個月後,受損的核電站仍在努力冷卻其核燃料,並應對不斷增長的放射性冷卻水

中國綜合症:發展核能以減少燃煤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中國暫停了在全球建造最多新核反應堆的計劃——但不會停止這些計劃

切爾諾貝利事件25年後: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場景[幻燈片]
在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災難25週年紀念日前夕,《大眾科學》的常駐撰稿人查爾斯·Q·崔前往現場並拍攝了這些令人難忘的照片

日本特大地震和海嘯的視覺之旅[幻燈片]
地圖和實地景觀揭示了災後景象及其程度

核能的衰落:我為何變成一個擁核狂熱分子

超越化石燃料:能源領袖的觀點
對從事化石燃料替代能源的公司高管的調查揭示了該行業面臨的一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