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Am 和 CNN 關注 危機星球
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案,範圍從碳補償到熱帶雨林再生——以及核能是否能為應對全球變暖做出貢獻

SciAm 和 CNN 關注 危機星球

輕裝出行:8個環保意識度假小貼士,讓假期只留下回憶
一些生態旅遊目的地,以及關於如何在享受輕鬆假期時保護環境的想法——無論你去哪裡

芝加哥的綠色計劃
市長理查德·戴利公佈了一項激進的計劃,旨在改造這座陳舊、堅韌的城市。如果他能成功,其他城市可能會效仿

綠色生活:環保過冬指南
從防寒保暖到無負罪感的聖誕節的建議

迷戀鯊魚的遊客幫助拯救瓜達盧佩的大白鯊
生態旅遊已成為出乎意料的瀕危大白鯊的意想不到的保護者

清潔城市與骯髒的煤電——中國的能源悖論
中國正在積極建設更清潔的城市和可再生能源供應,但骯髒煤炭的無情擴張可能會扼殺這些努力。第一手觀察

重建婆羅洲雨林——一棵樹一棵樹地
為了拯救猩猩,科學家威利·史密茨正在恢復一片雨林——併為幫助他的印尼家庭創造新的生計

排放總量管制與分紅,而非交易:讓汙染者付費
一種新穎的碳交易系統將減少變暖...並支付給消費者

為了替代能源——保持高油價
如果油價下跌就徵收石油稅?沒門!但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可以告別可再生能源了

碳補償牛仔讓草生長
蒙大拿州的牧場主因不割草而獲得汙染者的報酬

奧巴馬的頭100天
新總統必須立即採取大膽措施,以應對國家的能源挑戰

積極的樂觀主義:新總統面臨的環境挑戰
來自《大眾科學地球3.0》執行編輯馬克·菲舍蒂的信

核電能競爭嗎?
新批准的反應堆設計可以減少全球變暖和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公用事業公司正在努力權衡更好的核電站是否具有市場意義

環保小工具:利用羞恥感儀表
一些簡單的家用小工具可以促使人們節約能源

美國需要在清潔技術領域發揮領導作用
史蒂夫·米爾斯基與普利策獎得主托馬斯·L·弗裡德曼探討綠色技術如何拯救世界經濟

生態旅遊:遷徙觀光——從灰鯨到蝴蝶
體驗大規模遷徙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