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人認為自己比實際的更優秀。亞洲人則不這麼認為
西方個人主義可能助長“比你實際更優秀”的心態

美國人認為自己比實際的更優秀。亞洲人則不這麼認為
西方個人主義可能助長“比你實際更優秀”的心態

人們對即使像“企鵝”這樣簡單概念的理解也大相徑庭
我們以數十種不同的方式思考企鵝是什麼樣的——這是我們經常各說各話的原因之一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對於一位在洞穴中獨自度過500天的女性來說,時間流逝得更慢嗎?
這就是為什麼一位在極端隔離中度過500天的女性失去了時間感

極端觀點比溫和觀點更具吸引力
新的研究表明,人們會被那些持有更極端政治觀點的人所吸引

根據行為科學,是什麼促使人們採取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要讓人們轉向更環保的行為,什麼最有效?教育?付款?同儕壓力?

個性可能會在一小時內發生變化
研究表明,人們在一天中可能會經歷性格特質的巨大變化

開放式辦公室不起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設計一個起作用的辦公室?
來自聾人和自閉症群體的見解最終可能會使辦公室空間對每個人都更好。

修復令人討厭的開放式辦公室設計
開放式辦公室設計造成了生產力和健康問題。來自聾人和自閉症群體的新見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有一種針對虛假資訊的心理“疫苗”
一位社會心理學家發現,向人們展示操縱技巧是如何運作的可以產生抵禦虛假資訊的能力

這就是我們害怕小丑的原因
科學家們弄清了我們對小丑恐懼的根源

自由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之間的許多差異可能歸結為一個信念
保守主義者傾向於認為嚴格的劃分是生活中固有的部分。自由主義者則不這麼認為

談話療法在治療精神分裂症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認知行為療法有助於治療藥物無效的精神分裂症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