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釋出室

媒體諮詢

採訪請求、企業和行業媒體,請聯絡

凱文·赫勒
傳播經理
紐約
透過電子郵件聯絡

埃塞奧赫·阿赫巴門-山崎
美國傳播主管
透過電子郵件聯絡


專家目錄

大眾科學 的編輯可應要求接受媒體採訪。大眾科學 的編輯們在廣泛的專業領域提供專業知識,並擅長將科學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英語,是評論當日科學新聞的理想專家嘉賓。他們中的許多人接受過媒體培訓,包括廣播和電臺,並擁有豐富的採訪經驗。

珍娜·布林納

臨時主編

珍娜·布林納是大眾科學的臨時主編。此前,她曾擔任 Live Science 的主編,再之前,她曾擔任 Scholastic 旗下Science World雜誌的編輯。布林納擁有索爾茲伯裡大學的英語學位、馬里蘭大學的生物地球化學和環境科學碩士學位以及紐約大學的研究生科學新聞學位。她曾在佛羅里達州擔任生物學家,在那裡她監測溼地並對瀕危物種(包括美麗的佛羅里達灌叢鴉)進行了實地調查。她還獲得了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科學新聞獎學金。她堅信科學是為每個人的,幾乎所有事物都可以透過科學的視角來看待。

jeanna.bryner@sciam.com

梅根·巴特爾斯

高階新聞記者

梅根·巴特爾斯是一位常駐紐約市的科學記者。她於 2023 年加入大眾科學,現在是一名高階新聞記者。此前,她在 Space.com 擔任作家和編輯超過四年,並在 Newsweek 擔任科學記者近一年,主要關注太空和地球科學。她的作品也曾發表在 AudubonNautilusAstronomySmithsonian 等出版物上。她畢業於喬治城大學,並在紐約大學的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專案獲得了新聞學碩士學位。

meghan.bartels@sciam.com

蘇尼亞·布塔

首席受眾參與編輯

蘇尼亞·布塔是大眾科學的受眾開發策略師和首席受眾參與編輯。她的職責包括管理大眾科學的主頁、社交媒體、新聞通訊、移動應用程式和活動。此前,她曾擔任Genetic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News的副編輯。她的作品也曾發表在 Time Out New YorkChronogramHudson Valley 雜誌上。她擁有紐約州立大學新帕爾茨分校的英語和新聞學學士學位,並在紐約大學學習了雜誌和網站出版。

sbhutta@sciam.com

李·比林斯

高階編輯,太空/物理

李·比林斯是大眾科學負責太空和物理學的高階編輯。他的自由撰稿作品曾發表在許多受歡迎的出版物上,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WiredPopular Mechanics。比林斯是《Five Billion Years of Solitude: The Search for Life among the Stars》的作者,該書榮獲 2014 年美國物理學會圖書類科學寫作獎。他擁有明尼蘇達大學的新聞學學位。

lbillings@sciam.com

珍·克里斯蒂安森

高階圖形編輯

珍·克里斯蒂安森是《Building Science Graphics: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Communicating Science through Diagrams and Visualizations》(CRC Press 出版)的作者,也是大眾科學的高階圖形編輯,她在該雜誌擔任藝術指導並製作圖解說明圖和資料視覺化。1996 年,她開始了她在紐約市大眾科學的出版職業生涯。隨後,她搬到華盛頓特區,加入國家地理雜誌社(最初擔任助理藝術總監-研究員混合職位,然後擔任設計師),做了四年的自由科學傳播者,並於 2007 年回到大眾科學。克里斯蒂安森就各種主題進行演講和寫作,從調和她對藝術和科學的熱愛,到她探索 Joy Division 樂隊專輯 Unknown Pleasures 封面上脈衝星圖表的奧秘。她擁有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科學傳播研究生證書,以及史密斯學院的地質學和工作室藝術學士學位。

jchristiansen@sciam.com

傑弗裡·德爾維西奧

首席多媒體編輯

傑弗裡·德爾維西奧是大眾科學的首席多媒體編輯。此前,他曾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奈特科學新聞研究員。他幫助共同創立了 STAT,並在那裡擔任第一任多媒體和創意總監,並負責所有互動新聞。在那裡工作期間,他的團隊贏得了許多國家獎項,包括與 Undark Magazine 合作獲得的喬治·波爾克環境報道獎。他的新聞職業生涯始於紐約時報,在那裡他曾在五個不同的部門工作了八年半的時間。他的作品贏得了無數獎項,包括兩項新聞和紀實艾美獎。他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的新聞學以及地球和環境科學雙碩士學位。在進入新聞行業之前,德爾維西奧曾在海洋學研究船上工作,並在華盛頓特區追蹤科學領域的資金和政治。

jeffery.delviscio@sciam.com

阿明達·唐尼-馬伕羅馬蒂斯

副參與編輯

阿明達·唐尼-馬伕羅馬蒂斯是大眾科學的副參與編輯。她從事受眾參與工作,包括管理大眾科學的主頁和社交媒體,以及參與專案。此前,她曾擔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的高階編輯專案經理。她擁有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的生物化學學士學位。在本科期間,她曾擔任Eye雜誌的編輯,該雜誌是Columbia Daily Spectator的雜誌。

arminda.downey-mavromatis@sciam.com

馬克·菲舍蒂

高階編輯,可持續發展

馬克·菲舍蒂負責大眾科學雜誌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報道,包括氣候、天氣、環境、能源、食物、水、生物多樣性、人口等等。他分配和編輯記者和科學家的專題報道和新聞,也以所有這些形式進行寫作。他編輯“歷史”專欄,該專欄重點介紹該雜誌在其悠久歷史中發表的新穎故事。他曾參與小型團隊,啟動並隨後編輯了兩本衍生雜誌,大眾科學 Mind大眾科學 Earth 3.0。他 2001 年的文章“Drowning New Orleans”預測了像卡特里娜颶風這樣的風暴將給該市帶來的廣泛災難。他的影片 What Happens to Your Body after You Die? 現在在 YouTube 上的觀看次數已達到 1200 萬次。菲舍蒂曾為紐約時報SmithsonianTechnology ReviewFast Company 和其他許多媒體撰寫自由撰稿文章。他與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合著了《Weaving the Web》一書,該書講述了全球資訊網是如何建立的真實故事。他還與微生物學家埃莉諾·列維合著了《The New Killer Diseases》。菲舍蒂曾任IEEE Spectrum雜誌和 Family Business 雜誌的執行編輯。他擁有物理學學位,並兩次擔任路易斯安那州百年學院的阿塔維公民文化研究員,該學院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菲舍蒂是一位經常出鏡的廣播員,曾出現在 CNN、NBC 的 Meet the Press、歷史頻道、NPR 新聞和許多新聞廣播電臺中。

mfischetti@sciam.com

喬希·費什曼

高階編輯,醫學/科學政策

喬希·費什曼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負責領導對醫學和華盛頓特區科學政策的報道。他是 COVID, Quickly 播客的聯合主持人。他的作品入選了《Best American Science Writing 2012》選集,並獲得了布萊克斯利醫學報道卓越獎和其他寫作獎。他曾為國家地理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撰寫封面故事,併為時代雜誌和洛杉磯時報撰寫專題報道。作為一名編輯,費什曼很幸運地參與了許多獲得頂級新聞獎項的故事。他曾擔任Earth雜誌的主編和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的副主編,負責監督全球報道。他曾指導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的技術和科學報道,並曾擔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高階作家和編輯,Science 的副新聞編輯和 Discover 的高階編輯。費什曼曾接受 NPR、CNN、MSNBC、BBC World Service 和氣象頻道的科學和醫學採訪,並且曾擔任美國科學與工程節和消費電子展舞臺上的主持人。他是醫學教育指南書《The U.S. News & World Report Ultimate Guide to Medical Schools》(Sourcebooks,2006 年)的作者。

jfischman@sciam.com

塞思·弗萊徹

首席專題編輯

塞思·弗萊徹是大眾科學的首席專題編輯。他的第二本書《Einstein’s Shadow》(Ecco,2018 年),講述了事件視界望遠鏡和拍攝黑洞第一張照片的探索,被《紐約時報書評》評為編輯推薦,並在 Kirkus(給出了星級評論)、NatureScienceWired 和其他媒體上獲得了積極評價。他的第一本書《Bottled Lightning》,講述了鋰離子電池和電動汽車的復興,於 2011 年由 Hill and Wang 出版。他的作品曾發表在《紐約時報雜誌》、《紐約時報》、《Popular Science》、《財富》、《Men’s Journal》、《Outside》和其他出版物上。他曾參加電視和廣播節目,包括 CBS 的 Face the Nation、MSNBC 的 The Dylan Ratigan Show、BBC World Service 和 NPR 的 Fresh AirMorning EditionScience FridayMarketplaceThe Takeaway。他擁有密蘇里新聞學院的碩士學位和密蘇里大學的英語和哲學學士學位。

sfletcher@sciam.com

安德里亞·加夫裡萊夫斯基

首席新聞通訊編輯

安德里亞·加夫裡萊夫斯基是大眾科學的首席新聞通訊編輯。她撰寫每日 Today in Science 新聞通訊,並監督該雜誌的所有其他新聞通訊。此外,她還管理所有特別收藏版,並且過去曾擔任 大眾科學 Mind大眾科學 Space & Physics大眾科學 Health & Medicine 的編輯。加夫裡萊夫斯基在 Scientist 雜誌開始了她的新聞職業生涯,在那裡她擔任生命科學領域“熱門”研究論文的專題作家和編輯。她在教育出版領域工作了六年多,編輯生物學、環境科學和營養學高等教育書籍。她擁有地球科學碩士學位和新聞學碩士學位,均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普利策獎的故鄉。

agawrylewski@sciam.com

本·瓜裡諾

副編輯,技術

本·瓜裡諾是大眾科學的副技術編輯。他撰寫和編輯有關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以及我們與工具之間關係的故事。此前,他曾在 Popular Science 擔任科學編輯,並在華盛頓郵報擔任專職作家,在那裡他報道了 COVID 疫情、科學政策和虛假資訊(以及恐龍骨骼和水熊)。他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生物工程學位和紐約大學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專案的碩士學位。

benjamin.guarino@sciam.com

凱爾索·哈珀

高階多媒體編輯

凱爾索·哈珀是大眾科學一位獲得獎項提名的資深多媒體編輯。他們製作、導演和拍攝短紀錄片和社交影片,並幫助製作、主持和編輯 SciAm 的播客 Science, Quickly。他們獲得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化學學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寫作碩士學位。此前,他們曾在 WiredSciencePopular MechanicsMIT News 工作。

kelso.harper@sciam.com

塔尼婭·劉易斯

高階編輯,健康與醫學

塔尼婭·劉易斯是大眾科學負責健康與醫學的高階編輯。她是 播客 Your Health, Quickly 的聯合主持人。此前,她曾在大眾科學擔任助理新聞編輯,並在 大眾科學 Mind 擔任副編輯,並且曾為 WiredScience NewsScientist、Business Insider 和 Live Science 撰稿。她擁有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科學傳播研究生學位和布朗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士學位。

tlewis@sciam.com

莎拉·萊溫·弗雷澤

高階新聞編輯

莎拉·萊溫·弗雷澤是大眾科學的高階新聞編輯。她策劃、分配和編輯月刊雜誌的“進展”部分,並編輯線上新聞。在 2019 年加入大眾科學之前,她曾在 Space.com 擔任副編輯,記錄了人類的星際之旅。(甚至更早之前,她曾在大眾科學實習。)弗雷澤擁有布朗大學的數學學士學位和紐約大學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專案的文學碩士學位。她喜歡音樂劇和數學紙工藝。

sarah.frasier@sciam.com

阿曼達·蒙塔內茲

高階圖形編輯

阿曼達·蒙塔內茲是一位高階圖形編輯,在數字和印刷媒體領域工作。她製作和藝術指導資訊圖表,偶爾為大眾科學撰寫內容。此前,她曾擔任自由醫學插畫家,她的專案包括為助產客戶製作患者教育網站,以及為 edX 的線上細胞生物學課程製作插圖。蒙塔內茲擁有多倫多大學的生物醫學傳播研究生學位和史密斯學院的工作室藝術學士學位。

amontanez@sciam.com

克拉拉·莫斯科維茨

高階編輯,太空/物理

克拉拉·莫斯科維茨是一位高階編輯,負責報道大眾科學的天文學、物理學、航天和數學。此前,她在 Space.com 工作了五年,擔任助理總編輯。莫斯科維茨擁有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科學傳播研究生學位和衛斯理大學的天文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

cmoskowitz@sciam.com

邁克爾·馬克

創意總監

邁克爾·馬克是大眾科學的創意總監。他和他的團隊為該品牌確立了視覺語言,並製作其屢獲殊榮的平面設計、插圖、攝影和資訊圖表。他並非一直都是科學記者,曾為《Esquire》和《Architectural Record》等風格迥異的雜誌做過設計,但他對科學的熱愛促使他為《Discover》雜誌工作,併為該出版物製作了屢獲殊榮的設計。他總是充滿好奇心,在業餘時間研究和製造汽車、擔任插畫家和練習擊劍。

mmrak@sciam.com

馬杜斯里·慕克吉

高階編輯,科學與社會

馬杜斯里·慕克吉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她主要從事專題報道,重點關注科學與社會相互作用的多種方式。她最近的興趣之一是神經科學。慕克吉擁有芝加哥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並獲得了古根海姆獎學金,用於研究和撰寫她的第一本書《The Land of Naked People》(2003 年),該書講述了安達曼群島居民的故事。她還著有《Churchill's Secret War》(2010 年),這是一部關於二戰時期英屬印度的經濟史。

madhusree@sciam.com

艾莉森·帕肖爾

副新聞編輯

艾莉森·帕肖爾是大眾科學的副新聞編輯,她經常報道生物學、健康、技術和物理學。她編輯該雜誌的“投稿人”專欄,此前曾編輯“進展”部分。作為一名多媒體記者,帕肖爾為大眾科學的播客 Science, Quickly 撰稿。她的作品包括關於 音樂創作 人工智慧 智慧 的三部分迷你劇。她的作品也曾發表在 Quanta MagazineInverse 上。帕肖爾畢業於紐約大學亞瑟·L·卡特新聞學院,獲得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碩士學位。她擁有喬治城大學的心理學學士學位。

allison.parshall@sciam.com

梅加·薩蒂亞納拉亞納

首席觀點編輯

梅加·薩蒂亞納拉亞納負責監督大眾科學的觀點和分析部分。在此之前,她是一名記者,為多家新聞媒體報道了健康和醫學的多個方面,包括公共衛生、生命科學以及生物技術和製藥。她還曾擔任參與編輯。她擁有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和塔夫茨大學的生物學學士學位。她還是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科學傳播專案的畢業生。

meghas@sciam.com

詹·施瓦茨

高階編輯,技術/思想

詹·施瓦茨是大眾科學的專題高階編輯,負責製作有關技術與社會交叉點的故事。她專注於撰寫關於人類和系統如何適應氣候變化、自動化和虛假資訊的文章。她關於新澤西州一個社群 радикально 適應海平面上升的文章“Underwater”獲得了國家科學作家協會 2019 年科學與社會獎。施瓦茨此前曾在 Popular ScienceGQNew York MagazineOutsideSelfBoston Globe 擔任編輯或記者。她擁有豐富的媒體經驗,並曾在翠貝卡電影節、世界經濟論壇以及聯合國、3M 等機構舉辦的活動中主持討論。她擁有波士頓大學的新聞學學士學位,輔修環境科學。

jen.schwartz@sciam.com

加里·斯蒂克斯

高階編輯,思想/大腦

加里·斯蒂克斯在大眾科學工作了 30 多年。他目前是一位負責報道神經科學的高階編輯。他經常擔任該雜誌特刊的特刊或部分編輯。他還報道和委託撰寫有關奈米技術到肥胖等各種其他主題的文章。在加入大眾科學之前,斯蒂克斯曾在 IEEE Spectrum 擔任科學記者三年。他和他的妻子在 1999 年合著了一本關於技術的入門書,名為《Who Gives a Gigabyte?

gstix@sciam.com

安德里亞·湯普森

高階新聞編輯,可持續發展

安德里亞·湯普森是一位負責報道可持續發展、能源和環境的高階新聞編輯。在加入大眾科學之前,她曾擔任 Climate Central 的高階作家,報道氣候科學,並在 Live Science 擔任記者和編輯,主要報道地球科學和環境。她擁有紐約大學的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研究生學位,以及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大氣化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andrea.thompson@sciam.com

丹·韋加諾

高階觀點編輯

丹·韋加諾自 2023 年以來一直擔任大眾科學的高階觀點編輯。他此前曾擔任 Grid News、BuzzFeed News、《國家地理》和《今日美國》(他在那裡擔任科學記者 14 年)的科學記者和編輯。他為《今日美國》撰寫了每週一次的科學專欄“Science Snapshots”,持續了七年,併為《華盛頓郵報》、《Men’s Health》、《Science》、《New Scientist》、《Science News》、《Air & Space Magazine》等撰寫自由撰稿報道。韋加諾是科學寫作促進委員會新視野委員會的主席,也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的新聞獎評委。他於 2012 年至 2014 年在紐約大學擔任新聞學兼職教授,並於 2007-2008 年在哈佛大學擔任尼曼研究員,在那裡他研究了政治與科學的交叉點。他曾獲得美國考古學會 2011 年 Gene S. Stuart 獎和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 2006 年 David Perlman 科學新聞卓越獎,併入圍 2001 年密蘇里生活方式新聞獎決賽。韋加諾擁有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航空航天工程學士學位和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科學、技術和公共政策碩士學位。在開始他的新聞報道職業生涯之前,他曾擔任聯邦資助的研發中心的空間政策分析師。

daniel.vergano@sciam.com

迪恩·維瑟

首席新聞編輯

迪恩·維瑟於 2016 年加入大眾科學。此前,他在半島電視臺美國紐約市總部擔任新聞編輯三年。在此之前,他在亞洲擔任外國記者、分社社長和地區案頭編輯超過二十年,供職於《華爾街日報》、美聯社、德意志新聞社(德國新聞社)和合眾國際社。他最近的許多編輯工作都集中在健康、醫學科學和藥物政策問題上,例如阿片類藥物流行病和美國藥物法律改革的影響。在海外,他花費了大量時間在現場報道國際疾病爆發,包括 SARS 和禽流感、印度洋海嘯等自然災害,以及印度尼西亞每個旱季為清理森林土地而人為縱火造成的嚴重煙霧霾等環境危機。他曾擔任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外國記者協會主席,並擁有西雅圖大學的新聞學學位。

dvisser@sciam.com

凱特·王

高階編輯,進化/生態

凱特·王是大眾科學負責報道古生物學、人類學、考古學和動物行為等主題的高階編輯。她是唐納德·C·約翰遜的合著者,合著了《Lucy's Legacy: The Quest for Human Origins》。

kwong@sciam.com


獎項

  • 莉迪亞·丹沃思撰寫的大眾科學文章“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心理學實驗正在進行中”榮獲美國記者和作家協會危機報道獎(2020 年)。“

  • 救援無人機需要學習迷路的人類是如何思考的”,作者:Lou Dzierzak,榮獲美國戶外作家協會工藝卓越獎(2020 年)。

  • 一個重要的問題”,作者:莉迪亞·丹沃思,榮獲美國記者和作家協會寫作獎(2020 年)。“

  • 大腦,重新構想”,作者:道格拉斯·福克斯,入選《The Best American Science and Nature Writing 2019》。“

  • 海綿城市可以限制城市洪水和乾旱”,作者:埃裡卡·吉斯,榮獲可再生自然資源基金會新聞卓越獎(2019 年)。“

  • 點選、謊言和錄影帶”,作者:布魯克·博雷爾,榮獲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傳播獎(2019 年)和美國記者和作家協會寫作獎(2019 年)。“

  • 向海平面上升投降”,印刷版標題為“水下”,作者:詹·施瓦茨,榮獲國家科學作家協會科學與社會新聞獎(2019 年)。它也被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網站上羅伯·摩爾的文章“2018 年掀起波瀾的氣候變化文獻”引用。

  • 地球的構造活動可能對生命至關重要——並且在我們的星系中很罕見”,作者:夏農·霍爾,榮獲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 David Perlman 科學新聞卓越獎——新聞獎(2018 年)。“

  • 發燒”,作者:洛伊斯·帕什利,榮獲醫療保健記者協會醫療保健新聞報道卓越獎(2018 年)。“

  • 小頭鼠海豚安魂曲”,作者:埃裡克·萬斯,榮獲國家頭條新聞獎(2018 年)。“

  • 槍支之地之旅”,作者:梅琳達·溫納·莫耶,榮獲美國記者和作家協會報道卓越獎(2017 年)。“

  • 突破攝星任務阿爾法星內部”,印刷版標題為“近光速飛往阿爾法星的任務”,作者:安·芬克拜納,入選《The Best American Science and Nature Writing 2017》。“

  • 拯救文物藝術”,作者:莎拉·埃弗茨,入選《The Best American Science and Nature Writing 2017》。

  • 為什麼這麼多嬰兒在上午 8:00 左右出生?”,作者:贊恩·阿姆斯特朗,圖形由阿姆斯特朗和納迪耶·布雷默製作,榮獲資料視覺化協會 Kantar Information is Beautiful Award(2017 年)。“

  • 工廠化農場超級細菌的潛在威脅”,作者:梅琳達·溫納·莫耶,榮獲醫療保健記者協會醫療保健新聞報道卓越獎(2017 年)和 Folio Eddie 科技獎(2017 年)。它入圍美國雜誌編輯協會國家雜誌獎決賽(2017 年)。“

  • 科學的睡美人”,圖形由蒂芙尼·法蘭特-岡薩雷斯製作,文字由安珀·威廉姆斯撰寫,研究由慶科、埃米利奧·費拉拉、菲利波·拉迪奇和亞歷山德羅·弗拉米尼完成,榮獲新聞設計協會 Malofiej 國際資訊圖形獎(2017 年)。“

  • 23andMe 很可怕,但原因並非 FDA 認為的那樣”,作者:查爾斯·塞夫,榮獲國家科學作家協會科學與社會新聞獎(2014 年)。“

  • 風味連線 [互動]”,作者:邁克爾·莫耶,圖形由揚·威廉·圖爾普製作,榮獲新聞設計協會 Malofiej 國際資訊圖形獎(2014 年)。“

  • 打撈沉船”,作者:芭比·拉特扎·納多,插圖由唐·福利製作,榮獲新聞設計協會 Malofiej 國際資訊圖形獎(2014 年)。

  • 2013 年 9 月食品特刊榮獲美國雜誌編輯協會國家雜誌獎(2014 年)。

  • 2012 年 11 月刊入圍 Folio Eddie 獎決賽(2013 年)。“

  • 南極洲融化見證”,作者:道格拉斯·福克斯,榮獲國家科學作家協會科學與社會新聞獎(2013 年)。

  • 大眾科學被 Media Industry Newsletter (MIN) 評為社交媒體之星(2013 年)。

  • 大眾科學入圍美國雜誌編輯協會綜合卓越國家雜誌獎決賽(2013 年)。

  • 大眾科學的網站入圍美國雜誌編輯協會國家雜誌獎網站類別決賽(2013 年)。

  • 大眾科學榮獲威比獎科學類榮譽獎(2013 年)。

  • 大眾科學榮獲威比獎廣播和播客類榮譽獎(2013 年)。

  • 行星無處不在”和“太空時代的荒地:軌道上的碎片將長期存在”,均由約翰·馬特森撰寫,圖形由揚·威廉·圖爾普製作,榮獲新聞設計協會 Malofiej 國際資訊圖形獎(2013 年)。

  • 更胖、更醉的國家”,作者:馬克·菲舍蒂,圖形由 Pitch Interactive 製作,榮獲新聞設計協會 Malofiej 國際資訊圖形獎(2013 年)。

  • 危險的心靈”,作者:維多利亞·科斯特洛,榮獲美國記者和作家協會 June Roth 紀念傑出醫學文章獎(2013 年)。

  • 行星之旅應用程式榮獲威比獎榮譽獎(2012 年)。

  • 什麼是丙泊酚——它怎麼會殺死邁克爾·傑克遜?”,作者:凱瑟琳·哈蒙,榮獲美國麻醉醫師協會 Philip S. Weintraub 媒體獎(2012 年)。

  • 禁止黑猩猩實驗”,作者:編輯部,榮獲國家科學作家協會科學與社會新聞獎(2012 年)。

  • 環境記者 約翰·R·普拉特的部落格 Extinction Countdown 榮獲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的動物行動獎(2012 年)。

  • 大眾科學入圍威比獎廣播和播客類提名(2012 年)。

  • 大眾科學榮獲威比獎科學類獎項(2012 年)。


新聞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