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刺激可能緩解重度抑鬱症,但完全康復需要時間
這篇部落格是慶祝《大眾科學·心靈》創刊10週年而推出的關於技術與大腦的系列客座文章的最後一篇。

腦刺激可能緩解重度抑鬱症,但完全康復需要時間
這篇部落格是慶祝《大眾科學·心靈》創刊10週年而推出的關於技術與大腦的系列客座文章的最後一篇。

簡單地照射光線可以揭示大腦的結構
這篇部落格是慶祝《大眾科學·心靈》創刊10週年而推出的關於技術與大腦的系列客座文章的第五篇。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全身麻醉會引發痴呆症嗎?
科學家試圖解開暫時性影響與永久性疾病之間的關係

經顱直流電刺激的風險與回報
這篇部落格是慶祝《大眾科學·心靈》創刊10週年而推出的關於技術與大腦的系列客座文章的第四篇。

影片遊戲可以診斷認知缺陷嗎?
這篇部落格是慶祝《大眾科學·心靈》創刊10週年而推出的關於技術與大腦的系列客座文章的第三篇。

多動症的創造性天賦
“僅僅因為可以做出[多動症]的診斷,並不能消除我們喜愛卡爾文和他想象中的老虎朋友霍布斯身上的偉大特質”

心靈的哈勃望遠鏡
這篇部落格是慶祝《大眾科學·心靈》創刊10週年而推出的關於技術與大腦的系列客座文章的第二篇。

為什麼在 ALS 中眼部肌肉功能正常,而其他肌肉卻萎縮?
隨著第一批冰桶挑戰賽資金的發放,研究人員也希望解開某些肌肉為何能逃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破壞之謎,這一細節可能會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大眾科學》行動科學獎得主 肯尼斯·筱塚
對於《大眾科學》的讀者來說,我們有特殊的義務來支援下一代科學愛好者,這已不是秘密,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科學報道和教育計劃(包括由谷歌科學展覽會支援的《大眾科學》行動科學獎)來激勵他們。

自殺率、抑鬱症高發與農民使用農藥有關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長期使用農藥與農民心理健康的變化有關

大腦導航系統的發現榮獲2014年諾貝爾醫學獎
大腦擁有明確的系統來追蹤動物的行蹤,使其知道自己在哪裡(以及曾經在哪裡),從而在世界中穿梭,這一發現於10月獲得表彰。

好奇心為大腦做好更好的學習準備
神經影像學揭示了大腦的獎勵和記憶通路如何為求知慾旺盛的頭腦做好知識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