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腸道中發現奇怪的“方尖碑”可能是類病毒實體
首次在腸道和口腔細菌中發現了棒狀 RNA 片段,稱為“方尖碑”

人體腸道中發現奇怪的“方尖碑”可能是類病毒實體
首次在腸道和口腔細菌中發現了棒狀 RNA 片段,稱為“方尖碑”

精液有其自身的微生物群——可能影響生育能力
最近的研究發現,精液中存在一種與不孕症相關的細菌,並與陰道微生物群有關聯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細菌根據世代記憶做出決策
細菌根據曾祖父母的經歷選擇群集

你的身體有自己的內建奧земпик
流行的減肥和糖尿病藥物,如奧земпик和Wegovy,針對的是腸道微生物和食物分子已經在調節中起關鍵作用的代謝途徑

瞭解你身體細胞的大小和數量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細胞型別越大,在體內就越稀有——反之亦然

地下“微生物暗物質”揭示了一種奇怪的二分法
生活在地表以下 1.5 公里深處的微生物基因揭示了簡約主義和極致主義生活方式之間的分裂

陰道微生物群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影響健康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陰道微生物群中微生物的不同組合可能會影響健康結果,例如性傳播疾病和早產的風險

科學家發現首個吸血鬼病毒附著在“奪心魔”的頸部

緩步動物在冰墓中沉睡 25,000 年後復活的故事
如果某種生物最後一次活動是在猛獁象漫步地球時,它還能復活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危險的“超級細菌”正在興起。什麼可以阻止它們?
傳統的抗生素驅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因此科學家們正在尋找病毒、CRISPR、設計分子和蛋白質劍來獲得更好的超級細菌治療方法

可能從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復活的 46,000 年蠕蟲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表示,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的線蟲已有 46,000 年曆史,並且使用類似於現代實驗室最常用的技術倖存下來

細胞將自身組織成可能影響治療的“鄰域”
“細胞圖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視角,瞭解腎細胞如何病變以及胎兒細胞如何侵入和重塑胎盤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