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診斷精神病?
一項新的研究為更基於生物學的主要精神疾病分類打開了一扇門

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診斷精神病?
一項新的研究為更基於生物學的主要精神疾病分類打開了一扇門

來自編輯: 洩露模式
《大眾科學 MIND》2016年3/4月刊內幕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元帖子: 霍根關於抗抑鬱藥、腦植入物、迷幻藥、冥想和其他精神疾病療法的帖子
交叉檢查關於理解和治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酗酒和其他精神障礙的專欄

失調的伴侶:人們更可能找到患有類似精神疾病的伴侶
新的研究提供了證據,表明伴侶在精神狀態上比偶然預測的更相似

進化與焦慮:查爾斯·達爾文是一個憂慮者 [節選]
這位勇敢的探險家和科學特立獨行者似乎患有焦慮和恐慌症

一次腦震盪可能會使長期自殺風險增加三倍
一項針對加拿大成年人輕微腦震盪的新研究表明,娛樂性損傷的風險甚至更高

抗抑鬱藥的隱性危害
對臨床試驗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負面副作用(包括自殺企圖和攻擊性行為)的普遍低報

生活中幸福與意義之間的差異
在尋求幸福和尋求生活意義之間可能存在巨大的權衡

按地區劃分的自殺差異與槍支可獲得性有關
槍支的存在增加了家中某人死於暴力死亡的可能性,特別是自殺。

“精神分裂症基因”的發現揭示了可能的病因
神經連線的不當“修剪”可能導致精神疾病的發展

專家組建議所有美國成年人都應接受抑鬱症篩查
新的指南建議所有 18 歲及以上的人,包括孕婦和產後婦女,都應接受抑鬱症篩查

孩子們應該服用精神科藥物嗎?
我們都認識(或曾經是)那個孩子,他讓我們希望發明一種利他林吹箭筒。但讓孩子們服用精神科藥物是個好主意嗎?一旦他們開始服用,多久才算足夠長?精明的心理學家探討了早期開始並持續一生的精神科藥物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