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廣義相對論再添一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在1919年因一次日食期間的測量而聲名鵲起。近一個世紀後,研究人員在一個環繞執行的脈衝星雙星系統(自旋中子星)上使用了類似的技巧,以檢驗當引力變得非常強時,該理論是否仍然成立。愛因斯坦的理論指出,如果兩個巨大的物體(如超高密度中子星)相互環繞,則每個物體的引力牽引力應導致另一個物體的自旋軸像陀螺一樣發生歲差或擺動。為了驗證這一預測,研究人員監測了脈衝星雙星系統 PSR JO737-3039A/B,它們每 2.4 小時相互環繞一次。這對雙星的軌道平面恰好與地球對齊,因此其中一顆會定期遮蔽來自另一顆的光塔狀光束,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收集有關隱藏脈衝星的方位和自轉的資訊。他們在《科學》雜誌上報告說,歲差的大小(每年約五度)與愛因斯坦的理論非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