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鏡面,高期望:極大望遠鏡啟動
在天文學中,越大幾乎總是越好。望遠鏡孔徑(或主光學元件)的大小不僅決定了它可以捕獲多少微小的光子,還決定了可以形成的影像的最終解析度。

大鏡面,高期望:極大望遠鏡啟動
在天文學中,越大幾乎總是越好。望遠鏡孔徑(或主光學元件)的大小不僅決定了它可以捕獲多少微小的光子,還決定了可以形成的影像的最終解析度。

類星體、黑洞與洲際射電天文學的起源
不久前,我在《大眾科學》的檔案中看到一篇關於甚長基線射電干涉測量術早期技術的文章,事件視界望遠鏡就採用了這項技術。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既陌生又熟悉:跟隨好奇號漫步火星
在著陸火星822天后,搭載著火星科學實驗室的NASA好奇號探測車,繼續其非凡的旅程,穿越既完全陌生又非常熟悉的景觀。

火星的首次近距離觀測
今天標誌著NASA水手4號探測器發射50週年(1964年11月28日)。該任務總共為我們提供了21張完整的火星影像,包括這張我們首次近距離觀察這顆行星的影像——由星際探測器傳輸的資料和地球科學家使用粉彩(如下)提供。

物理學週迴顧:2014年11月22日
這裡有一個讓你週末不安的想法:暗能量可能正在竊取將宇宙凝聚在一起的膠水。一種新型隱形斗篷同時適用於熱流和電流。

科學家們即將知道我們有多奇怪嗎?
我寫這篇文章有兩個原因。一是推薦哥倫比亞大學天體生物學家迦勒·沙夫(他也寫了一個很棒的《大眾科學》部落格“Life, Unbounded”)的新書,二是為我的一本舊書辯護。

那顆彗星?那是45億年前的你
當歐洲航天局的菲萊著陸器在67P/C-G彗星易碎的彗核表面彈跳並穩定下來時,這不僅僅是太空探索,還是時間旅行。

外星人綁架還是“意外意識”?
科學家報告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

物理學週迴顧:2014年11月8日
對於電影中的物理學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一週,電影《星際穿越》和斯蒂芬·霍金的傳記片《萬物理論》首映。這轉化為大量畫素評論電影背後的科學。

登陸彗星的超現實任務
2014年11月12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任務將彈射小型機器人著陸器菲萊,使其進入應將其降落到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或簡稱67P/C-P)表面的軌道。

墜毀分析:SpaceShipTwo的羽翼尾翼如何工作
維珍銀河公司的SpaceShipTwo在週五致命墜毀的原因仍然未知,但商業宇宙飛船的羽翼狀再入系統似乎與此有關。

物理學週迴顧:2014年11月1日
希望大家萬聖節過得愉快。這裡還有一些其他相關連結:聖埃爾莫之火的幽靈般的光芒:它的工作方式與霓虹燈發光的方式相同。 帶有內部超導體的懸浮萬聖節南瓜。 獎勵:更多概念物理萬聖節服裝。今年,裝扮成全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