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茂納凱亞山,天文學家和夏威夷人可以共享天空
三十米望遠鏡可以革新天文學,併成為聖山豐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在茂納凱亞山,天文學家和夏威夷人可以共享天空
三十米望遠鏡可以革新天文學,併成為聖山豐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黎明號探測器影像揭示穀神星上的“冰場”
研究人員說,來自NASA矮行星任務的最新圖片中的亮點可能是水冰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鹹的、鹼性的簾幕正在從恩克拉多斯噴發——這是好事
兩項新研究暗示了土星非凡的冰衛星恩克拉多斯上正在發生的更豐富的景象。恩克拉多斯直徑約500公里,是一顆小型的天然衛星。

天文學家尋求超大型哈勃繼任者以搜尋外星生命
爭議圍繞著一項大膽的提議,即用更大、更好——且昂貴——的望遠鏡取代NASA的首要太空望遠鏡

生命不易:是什麼讓一顆系外行星“類地”?[節選]
兩位傑出的科學家更新了我們對地球生命歷史的看法,強調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並質疑了關於生命起源相當容易的說法——即使在像我們這樣的行星上也是如此

信使號的水星天鵝之歌和其他行星際撞擊事件
如果一切順利,在4月30日,在耗盡燃料以對抗軌道衰減後,NASA長期執行的信使號探測器將透過以接近每秒4公里的速度撞擊水星表面來結束其水星任務。

在10萬個附近星系中未發現外星超級文明
迄今為止對“戴森球”和其他“天文工程”人造物進行的最具遠見的搜尋一無所獲。大家都在哪裡?

你會把來自星星的資訊留在哪裡?
Samuel Arbesman在科學雜誌《鸚鵡螺》上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討論了一種聽起來非同尋常的可能性——或許——可以透過研究我們的DNA來尋找地外文明。

火星冰川相當於米厚的行星冰殼
雷達測量和地球冰川冰流模型使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從軌道飛行器上發現的火星冰川含有近1500億立方米的水。Lee Billings報道

木星,世界的毀滅者,可能為地球鋪平了道路
木星衝向太陽,為地球的形成掃清了道路——在土星的幫助下也是如此

NASA選擇一塊巨石作為其宇航員的下一個目的地
該機構備受爭議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務不再要求將小行星重定向到高月球軌道

在完成火星馬拉松後,NASA的機遇號探測器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經過漫長的等待,本週NASA的火星機遇號探測器完成了有史以來首次火星馬拉松。機遇號於2004年1月在紅色星球著陸,最初計劃的任務僅持續90天,但機遇號卻堅持了十多年,並花費了十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