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圈養條件下保持微小的三角洲胡瓜魚存活絕非易事
三角洲胡瓜魚(Hypomesus transpacificus)可能在野外幾乎滅絕,但事實證明,對於這種備受爭議的加州魚類來說,希望尚未完全破滅。

在圈養條件下保持微小的三角洲胡瓜魚存活絕非易事
三角洲胡瓜魚(Hypomesus transpacificus)可能在野外幾乎滅絕,但事實證明,對於這種備受爭議的加州魚類來說,希望尚未完全破滅。

蕨類植物在分離6000萬年後再次結合
一種樸實無華的小蕨類植物讓科學家們對其所代表的生殖惡作劇的壯舉感到困惑。這種名為xCystocarpium roskamianum(字首“x”表示它是雜交種)的蕨類植物,在法國比利牛斯山脈採集,似乎是他們熟知的兩種蕨類植物的混合體。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飢餓的北極熊可能很快開始摧毀鳥類種群
飢餓的北極熊(Ursus maritimus)幾乎會吃任何東西。當然,它們更喜歡享用美味的脂肪海豹(我的意思是,哪個北極生物不會呢?),但當迫不得已時,它們會吃馴鹿、海象、堅果、鳥類,甚至是有臭味的腐爛鯨魚屍體。

罕見的伊犁鼠兔 20 年來首次被拍攝到
如果曾經有一張臉寫著“該死的,他們找到我了”,那就是這張臉。那張小小的、嘴角向下的嘴,在驚慌失措的沉思中微微張開,它真的說明了一切。

事實還是虛構?:暗物質殺死了恐龍
一種新的超凡脫俗的理論將大規模滅絕與奇異的天體物理學和銀河系結構聯絡起來

啊哈!深海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海龍
作為進化中令人驚歎的奇妙瑰寶,海龍是無與倫比的。草海龍:“草海龍-Phyllopteryx taeniolatus”,作者:Sylke Rohrlach – http://www.flickr.com/photos/87895263@N06/11259275943/sizes/l/in/photostream/。

達爾文“奇異動物”之謎已解開
一項使用古代膠原蛋白的分析可能允許研究比 DNA 允許的更古老的化石

僅剩 6 條,備受爭議的魚類物種面臨滅絕
我們即將目睹備受爭議的三角洲胡瓜魚(Hypomesus transpacificus)的滅絕嗎?最近一次針對這種小魚的調查(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為這種小魚的水權而戰)顯示,僅剩下 4 條雌魚和 2 條雄魚。

巨型海洋生物的化石揭示了早期節肢動物的進化
一種腿部有節動物的化石發現預示了巨型濾食性鯊魚和鯨魚在近代出現

尼安德特人早在 13 萬年前就將鷹爪變成了珠寶
正如長期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的,我對尼安德特人有著持久的興趣。為了幫助我跟上關於我們這些神秘親戚的最新科學見解,我設定了一個關於“尼安德特人”(以及另一種拼寫“尼安德塔人”)的 Google 快訊。

原子蠕蟲蜥蜴和其他無足蜥
我感覺有寫蜥蜴部落格的衝動。所以,今天我想談談無足蜥屬,這是一類短尾、近乎無肢的壁虎,屬於澳大利亞鱗腳蜥科,即所謂的瓣足蜥、瓣足蜥蜴或鱗腳蜥。

美洲的大規模死亡開啟了新的二氧化碳時代
一項新的提議將人類世的開始錨定在小冰期和哥倫布大交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