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2020年4月1日
帶翼“鴿子機器人”使用真羽毛飛行
一款飛行機器人揭示了鳥類如何保持飛行,並可能啟發下一代無人機

帶翼“鴿子機器人”使用真羽毛飛行
一款飛行機器人揭示了鳥類如何保持飛行,並可能啟發下一代無人機

消防員服裝從地面吸取可呼吸空氣
最初發表於1857年7月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共情機器:機器人在展現脆弱一面後,人類溝通更佳
此類機器的行為會影響人們彼此對待的方式

不能建造燈塔?那就用船代替
最初發表於1900年3月

相機現在會看到你:新技術從遠處獲取野生動物生命體徵
從遠處測量動物園動物的心率和呼吸頻率可確保它們和人類的安全

工程師放棄貓須後,電晶體熱潮開始
最初發表於1951年8月

昂貴的風暴潮屏障可能值得
未能保護我們的海岸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花費更多

數千米“暗光纜”構成最新的地震感測器
延伸到城市下方、冰川中和海底的光纖電纜可以記錄地震等

駭客可以關閉衛星——或將它們變成武器
使用現成元件意味著不良行為者可以輕鬆尋找漏洞

客廳把戲讓單軌列車保持在軌道上
最初發表於1914年1月

酷炫的蝴蝶效應:昆蟲裝置可以啟發散熱技術
蝴蝶翅膀包含複雜的熱力學結構,可以教會我們製造高效且色彩繽紛的冷卻材料

蒸汽機車使地鐵空氣清新宜人
最初發表於186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