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大爆炸的重生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採訪了2014年卡弗裡獎得主艾倫·古思,瞭解他對宇宙誕生的新觀點
科學的本質是透過提出和解答問題來追求知識。在這個系列中,《大眾科學》定製媒體與我們在卡弗裡獎的合作伙伴一起,探索了科學家們在神經科學、奈米科學和天體物理學領域追求重大問題的研究工作。從原子尺度到星系尺度,這些科學家們揭示的真理是 фундаментальными,並且 они 已經重塑了我們對宇宙如何運作的理解。
這個特別系列是由《大眾科學》定製媒體為卡弗裡獎製作的,該部門獨立於雜誌的編輯委員會。


宇宙大爆炸的重生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採訪了2014年卡弗裡獎得主艾倫·古思,瞭解他對宇宙誕生的新觀點

不斷演變的太陽系觀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採訪了2012年卡弗裡獎得主邁克·布朗,瞭解關於冥王星、第九行星和地外生命

星系團和演化的宇宙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採訪了2020年卡弗裡獎得主安德魯·法比安,瞭解關於X射線天文學、黑洞和宇宙中最極端條件

基因手術如何改變生物學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採訪了2018年卡弗裡獎得主詹妮弗·杜德納,瞭解基因編輯的未來

重塑大腦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採訪了2016年卡弗裡獎得主卡拉·沙茨,瞭解重塑神經迴路如何治療腦部疾病並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

減輕慢性疼痛的負擔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採訪了2020年卡弗裡獎得主大衛·朱利葉斯,瞭解關於疼痛感覺的新科學和未來止痛

X射線視覺深入宇宙中最熱點
X射線天文學的先驅安德魯·法比安討論了黑洞的腹部、星系團如何演化,以及類星體如何揭示暗物質的秘密

探索恆星秘密的新耳朵
約爾根·克里斯滕森-達爾斯加德開創了利用恆星中的聲波來揭示其內部動力學的方法。我們問他,這些方法揭示了關於宇宙生命、星系形成和我們星球最終命運的什麼資訊

黑暗宇宙進入焦點
LIGO實驗打開了一扇通往宇宙的全新視窗。我們詢問了LIGO的主要架構師之一雷納·韋斯,引力波天文學接下來可能揭示什麼

理解恆星的內部運作
康妮·艾爾茨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也是星震學的先驅。今年,她因其研究和領導力而分享了卡弗裡天體物理學獎,這些研究和領導力奠定了太陽和恆星結構理論的基礎,並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恆星內部的理解。

卡弗裡獎呈現:理解宇宙
埃溫·範·迪肖克因闡明星際雲的生命週期以及恆星和行星的形成而獲得了2018年卡弗裡天體物理學獎。還有哪些太空謎團尚未被揭開?

與康妮·艾爾茨教授的18分鐘對話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的討論系列

嬰兒系統的成分是什麼?
2018年卡弗裡天體物理學獎得主埃溫·範·迪肖克討論了她在宇宙的起源、結構和組成方面的工作

獲獎科學的秘密
最優秀的科學家做出改變我們理解周圍世界方式的發現。三位新晉卡弗裡獎得主獨家分享了他們如何達到各自領域前沿的見解。

認識2020年卡弗裡獎得主
在天體物理學、神經科學和奈米科學領域,今年的獲獎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感知方式以及對我們在宇宙中位置的理解。

當自然揭示她的秘密時
卡弗裡獎得主反思導致他們備受讚譽的發現的時刻

追逐宇宙中最大(和最小)的問題
自2008年以來,卡弗裡獎一直在表彰科學家在天體物理學、奈米科學和神經科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當我們為2018年獎項公佈做準備時,我們回顧了獲獎者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基因編輯的長期展望
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正在改變生物工程。我們詢問了這項技術的創造者之一詹妮弗·杜德納,下一步會是什麼。

原子尺度顯微鏡的巨大潛力
電子光學專家翁德雷·克里瓦內克談論原子影像如何 lead to 節能計算機、環保能源以及更清晰的活細胞影像

改變高科技產業的定製塗層
自組裝單分子層使一系列現代技術成為可能。該領域的先驅拉爾夫·努佐展望了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下一代CRISPR和基因編輯的未來
因共同發明CRISPR而聞名的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討論了基因編輯的進步如何改變農業、醫學和科學本身

卡弗裡獎呈現:理解原子
格爾德·賓寧因發明原子力顯微鏡而分享了2016年卡弗里納米科學獎。這項發明對奈米科學產生了什麼變革性影響?

卡弗裡獎呈現:理解分子
雅各布·薩吉夫是一位研究自組裝單分子層特性的化學家。今年,他因其研究而分享了卡弗里納米科學獎。

卡弗裡獎呈現:自下而上構建材料
2024年卡弗里納米科學獎得主查德·米爾金一生都在探索在奈米尺度上創造和發明材料的可能性

與約翰·彭德里爵士教授的18分鐘對話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的討論系列

我們如何用CRISPR微調遺傳密碼?
2018年卡弗里納米科學獎共同得主詹妮弗·杜德納討論了她在原子尺度科學方面的工作

追蹤疼痛的神經根源
疼痛研究的先驅大衛·朱利葉斯描述了形狀變化的疼痛受體、診斷疼痛的客觀方法,以及尋找針對關節炎膝蓋、惱人瘙癢或偏頭痛的止痛藥

揭示塑造人腦的基因
神經學家克里斯托弗·沃爾什發現了指導大腦皮層發育的基因。我們問他,這些基因揭示了關於智力、精神疾病和人類本質的什麼資訊

空氣汙染:一個不明確的現實危險
記者兼作家貝絲·加德納談論她的新書《窒息:空氣汙染時代的生命與呼吸》。CRISPR先驅詹妮弗·杜德納談論基因編輯。

卡弗裡獎呈現:理解觸控
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因回答一個基本問題而分享了2020年卡弗裡神經科學獎:觸控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的?

卡弗裡獎呈現:理解神經發育和神經退行性變
胡達·佐格比是一位臨床科學家,她研究神經發育和神經退行性變的分子機制。今年,她因發現嚴重腦部疾病背後的遺傳途徑而分享了卡弗裡神經科學獎。

卡弗裡獎呈現:你的大腦如何繪製世界地圖
約翰·奧基夫因發現海馬體中的神經元編碼動物的位置並建立用於導航的認知地圖而分享了2014年卡弗裡神經科學獎

卡弗裡獎呈現:理解細胞的機制
詹姆斯·羅斯曼因發現神經遞質釋放的分子基礎而分享了2010年卡弗裡神經科學獎。一位生物化學家是如何贏得如此聲望卓著的神經科學獎項的?

與胡達·佐格比教授的18分鐘對話
《大眾科學》定製媒體的討論系列

我們的耳朵如何理解聲音?
2018年卡弗裡神經科學獎共同得主艾伯特·詹姆斯·赫德斯佩思討論了他在人腦科學方面的工作

追逐陰影,尋找生命:尋找地球的孿生兄弟
走進薩拉·西格教授的研究和想象,她是一位尋找地球以外生命的開拓者,也是2024年卡弗裡天體物理學獎的獲得者。這個動畫探索了我們星系銀河系的驚人規模,它擁有超過一萬億顆行星,揭示了薩拉發明的 transit transmission spectroscopy 創新技術如何改變了系外行星大氣層的研究和尋找地球孿生兄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