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們經常聽到癮君子的經歷,導致他們進入康復機構,甚至可能多次進出。但誰會去戒毒所?這又說明了我們對成癮的什麼看法?
戒毒機構最初被稱為“清醒之家”,其創立目的是建立一個與藥物濫用誘惑隔絕的隔離區域。根據藥物濫用和精神健康服務管理局的一項全國調查,2009年,據說有2350萬美國人需要專門的藥物濫用治療。在這2350萬人中,只有260萬人接受了治療——佔11.2%。
從人口統計學角度來看,20-59歲的白人酒精依賴者會去住院戒毒所。我們說的不是那些吹噓水療般的度假體驗或價格高得令人望而卻步的場所的名人。撇開精英戒毒機構不談,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的公共資助住院戒毒機構顯示了令人大開眼界的資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選擇戒毒所的人是酒精依賴者,主要是白人,年齡範圍廣泛。 大麻使用者也佔戒毒追求者的大部分,考慮到合法化鬥爭和醫用大麻處方的興起,這並不令人意外。
令我震驚的統計資料是關於鴉片類藥物或處方止痛藥。在2009年與毒品相關的入院病例中,只有5.9%是基於鴉片類藥物的,考慮到處方藥濫用的上升趨勢,這令人震驚。快克可卡因、興奮劑(甲基苯丙胺)和海洛因的入住百分比都更高。難道我們還沒有意識到處方藥濫用是一個問題,還是說那些受鴉片類藥物影響的人不太可能選擇治療?也許,從心理上來說,很容易將慢性疼痛(真實的或想象的)作為柺杖,而酒精濫用則越來越難以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