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國際多樣性使我的父母成為更好的科學家,現在,當我開始自己的研究生涯時,我開始明白為什麼了。我的父母都是科學家,他們為了工作環遊世界。他們在軍政府統治下的阿根廷長大,獲得博士學位,然後移居美國。後來,他們的工作將他們帶到英國,他們在蘇格蘭(我就是在這裡加入他們的)、威爾士和英格蘭停留,然後返回美國。
每次我們搬家,我父母的新同事很快就成了朋友,從小我就有幸接觸到許多不同的文化視角——更不用說實驗室聚餐時美味的食物了。在很大程度上,由於我的童年經歷,我一直在尋找國際機會,我很幸運能在柏林找到一個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我的實驗室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與他們一起工作不僅豐富了我個人,它讓我成為更好的科學家。
雖然關於科學實驗室中國際多樣性的程度沒有太多資料,但ResearchGate上大約有 35% 的實驗室是國際化的,這意味著至少有一名或多名實驗室成員來自實驗室所在國家以外的國家。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環境中工作的好處遠遠超出了我的個人經歷。國際團隊產生的工作平均會收到更多 引用,並且通常發表在具有更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我並不感到驚訝:國際環境迫使你首先考慮不同的觀點,並最終幫助你更清晰地傳達你的工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實驗室的多樣性不僅限於我們來自的不同國家,還包括廣泛的科學背景甚至研究領域。我的實驗室包含電生理學、分子生物學、醫學和心理學背景,他們在發育神經科學或肌肉乾細胞領域的各種主題上工作。實驗室內部的多樣性——我們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科學背景和研究主題——將我推出了舒適區。
對於具有相同(研究)背景的人來說,無需過多解釋就可以理解你的想法。這在多元化的環境中會發生改變,這意味著我需要為合作做更周到的準備。我預料到在向合著者或同事解釋概念時會出現分歧或困難,並會更加努力地從一開始就理解我自己專案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我會考慮其他選擇,這使我在以後的研究中更加靈活。
除了我如何準備我的研究之外,我實驗室的多樣性也影響了我如何向同事展示我的研究。我實驗室的主要語言是英語,但我每天都會聽到走廊裡傳來中文、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的聲音。在開始準備簡報之前,我知道房間裡會有一些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我需要確保我清楚地解釋所有內容。從一開始,這迫使我認真思考如何構建我的研究。如果我不能用清晰而精確的語言來解釋我的研究,我怎麼能期望他們給我有意義的反饋呢?這讓我在以後準備更廣泛地分享我的工作時,在我的機構研討會和國際會議上都有了良好的開端。
對我來說,國際多樣性是最初吸引我從事科學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我知道我能體驗到這一點是很幸運的。DAAD(德國學術交流服務)Rise 計劃讓我有機會在本科學習期間在德國實驗室工作,資助我在基爾大學的神經影像實驗室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其他專案,如伊拉斯謨計劃或富布賴特學者計劃
, 提供類似的機會。
但是,如果你的實驗室或工作場所沒有國際多樣性,你也不需要走太遠。全球資訊網是為科學家連線而建立的,它提供了很多國際連線的方式。釋出關於你研究的推文,並將早期工作分享到像arXiv或bioRxiv這樣的預印本伺服器上,與龐大的國際受眾分享,以獲得反饋。或者在 ResearchGate 上與我聯絡,加入我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網路。
我期待與你相遇,無論你來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