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霍民族的毒物洩漏

一部新電影突出了迪內水文學家為保護神聖水源所做的努力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上,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2015年8月,納瓦霍族(或稱迪內族)的成員“驚恐地”目睹了300萬加侖的酸性礦井排水形成的黃色羽狀物湧入他們的主要水源——聖胡安河。美國環保署的承包商一直在調查科羅拉多州錫爾弗頓附近的廢棄金礦,當時他們擾亂了一個堵塞物,該堵塞物阻止了數百萬加侖富含重金屬的水。亞利桑那大學的水文學家、迪內族社群成員卡萊塔·奇夫,和該地區的許多人同時得知了這起洩漏事件——發生在洩漏事件發生兩天後,並蔓延到納瓦霍民族的農場時。在那一刻,她致力於尋找幫助社群應對洩漏事件並防止未來生態災難的方法。

奇夫的研究和為保護納瓦霍民族神聖水源所做的努力,在《突破:苦水》這部電影中得到了突出展現,這部電影是我與《科學星期五》製作人盧克·格羅斯金共同導演和製作的。這是《科學星期五》/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HHMI) 六部分選集《突破:科學女性肖像》的最後一部電影。該系列以處於職業生涯前沿的 STEM 領域女性為主角,其中包括關於印度火星軌道飛行任務(MOM)的科學家,“殺手蝸牛化學家”和一位研究北極地區北極熊種群變化的美國地質調查局野生動物生物學家的電影。這些電影釋出在《科學星期五》的網站上,並將於 2018 年 3 月在全國部分阿拉莫劇院放映,以慶祝婦女歷史月。

奇夫在黑梅薩長大,黑梅薩是納瓦霍民族在亞利桑那州北部靠近四角地區的區域,她認為水是神聖且稀缺的資源。小時候,她住在沒有電和自來水的地方。她的家務包括從井裡提著幾加侖的水上山,送到她父母的家。“這很費力,”她回憶道。她還對採礦對她家庭的影響有早期的記憶——包括一起煤礦爆炸,點燃了她祖母的畜欄,導致她家失去了房子。在另一起事件中,她家的 100 只羊在飲用了被礦井汙染的水後死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卡萊塔·奇夫童年時的照片。來源:《科學星期五》

在納瓦霍民族地區,在礦場附近長大並不罕見,那裡有 1000 多座礦場,開採鈾、煤炭和其他自然資源。從小時候起,奇夫就想幫助她的家人和社群。她是她直系親屬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然後繼續她的學業,於 2007 年獲得亞利桑那大學水文學和水資源博士學位。

在金礦洩漏事件發生後,迪內社群的許多人感到沮喪,並擔心使用水,他們認為水是“神聖的生命”,並且依賴水來維持生計。他們依靠河流進行精神和文化活動,以及耕種和灌溉作物。在洩漏事件發生後不久進行的一項風險評估發現,水質水平對娛樂使用是安全的,但迪內族成員對此表示懷疑。在 2017 年 11 月 7 日在科羅拉多州杜蘭戈舉行的社群活動“跨流域分享故事”中,納瓦霍民族希普羅克分會主席杜安“辣椒”亞齊朗誦了一首他寫的關於這場災難及其直接後果的詩:“水必須沒問題,再見再見。我們該相信誰?他們聽起來都一樣。也許沒問題?我們如何確定?”

在洩漏事件發生一年內,奇夫透過調查社群,親自探索了迪內族可能接觸到河流中汙染物的獨特方式。她發現她的人民以 400 多種方式使用河流,包括文化、醫藥和精神活動,例如在祈禱時將河泥塗在臉上,以及收集和製作蘆葦用於編織籃子。這項調查說明了在娛樂風險評估中沒有捕獲到的納瓦霍社群成員的潛在接觸途徑。奇夫對文化和社群的瞭解帶來了其他研究沒有考慮到的進一步科學見解。

在她對聖胡安河沿岸三個社群的短期研究中,奇夫採集了水樣以測量砷和鉛的濃度。她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金屬的含量很低,“對人類健康沒有危害”,但她警告說,在雪融化期間,當沉積物被攪動時,會出現峰值。在洩漏事件發生後的幾個月和幾年裡,她組織並參與了河流沿岸社群的“教學活動”,向納瓦霍社群成員翻譯科學發現並解決他們的擔憂。

卡萊塔·奇夫正在主持一次關於酸性、富含重金屬的水洩漏到聖胡安河的教學活動。來源:《科學星期五》

“有時他們會問我,‘那麼安全嗎?我們該怎麼辦?我應該灌溉嗎?’我會告訴他們,你知道,這不是我的決定。因為這是你的農場,這是你的土地,這是你的家人…… 這是我們授權社群根據我們收集的資料自行做出決定的資訊。” 奇夫解釋說。

奇夫正在進行一項長期研究,其中包括分析河流內部和沿岸的沉積物岩心樣本、灌溉溝渠和農業土壤,並檢查玉米和羊樣本中砷和鉛的含量。她的工作繼續表明,設計研究時考慮到人們根據他們與環境的互動方式接觸汙染物的不同方式的重要性。觀看《突破:苦水》,瞭解更多關於卡萊塔·奇夫和保護納瓦霍民族神聖水源的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