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最常用的比喻之一,用來描述發展和多樣化美國科學人才庫的解決方案,是“STEM 管道”。 主要政策報告呼籲美國擴大它,以免落後於其他國家。學者和大眾媒體強調需要修復管道“洩漏”,這些洩漏導致女性和少數族裔不成比例的流失。 雖然這個比喻有助於將注意力集中在科學領域的職業生涯上,但我越來越相信它讓我們失望了,因為它限制了我們對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的看法。 此外,這些失敗實際上阻礙了增強科學多樣性的努力——即培養人才,並在整個社會範圍內促進卓越的充分包容。
“管道”的侷限性
“管道”指的是學生在追求 STEM 職業生涯中完成的教育途徑——從小學到大學、研究生院或博士後。 這個比喻至少有兩個很大的侷限性。 首先,它強化了一種觀念,即成為科學家必須遵循嚴格的線性順序,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當然,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家,需要達到某些基準和能力。 然而,如果科學想要從來自各種背景的人才中獲益,那麼多樣性工作必須側重於確保有更多途徑,讓有能力、勤奮的人加入並參與該領域。
其次,也許也是最重要的, “管道”的線性性質意味著增強科學多樣性的唯一方法是增加來自代表性不足背景的人進入系統的數量。 也就是說,管道框架將注意力集中在來自代表性不足 (UR) 背景的科學家的數量上,而忽略了他們接受教育和工作的環境和系統是否具有支援性和促進包容性。 管道框架的一個主要預設是,如果更多的女孩和婦女、少數族裔或任何 UR 群體對科學感興趣並在這個系統中取得進展,那麼科學勞動力多樣性挑戰就會得到解決。 雖然數字當然是問題的一部分,但我最近與我的同事 Kimberly Griffin 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缺乏多樣性的原因在本質上更具結構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博士學位獲得者職業軌跡的差異 Griffin 教授和我 在過去幾年裡一直在研究科學博士學位的獲得者。 顧名思義,博士致力於科學——如果不是這樣,沒有人會接受如此多的教育。 此外,博士學位獲得者已經到達教育“管道”的盡頭,已經克服了獲得、保留或堅持方面的任何潛在障礙。 因此,他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群體,可以從中檢驗透過增加來自 UR 背景的受過培訓的人員數量,我們可以增強多樣性的想法。
在我們的工作中,發表在 PLOS ONE 上,我們調查了生物醫學科學領域(我的本學科)的大量博士樣本。 我們詢問了他們隨著時間推移的職業偏好,以及在追求科學職業生涯中已知重要的因素——指導、自信和研究生院經歷。 我們還包括了客觀衡量標準——例如,他們發表的科學出版物的數量以及他們接受教育的機構型別。 如果“管道”框架是正確的,那麼人們會認為,在考慮到這些重要因素的任何潛在差異之後,這些博士的職業軌跡在種族/民族或性別方面不會有差異。 然而,我們的結果恰恰相反。
當統計上考慮到這些重要因素(包括客觀衡量標準)的任何差異時,女性和來自代表性不足的少數族裔 (URM) 背景的科學家在研究生院畢業後表達對研究型大學教職職位的興趣的可能性比白人或亞洲男性低 36-54%。 此外,URM 女性博士表達對研究以外職業的高度興趣的可能性是所有其他群體科學家的兩倍。
請仔細思考。
在科學博士中,他們在重要的衡量標準(如出版記錄、指導支援和自信心)方面大致相似,我們仍然看到他們在表現出興趣追求的職業道路上存在差異。在我看來,這意味著僅僅關注讓更多人進入和透過教育系統不足以解決科學領域的多樣性問題。 相反,努力的重點必須是建立一個系統,讓來自所有背景的訓練有素、才華橫溢的科學家都希望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走向系統性改革
需要明確的是,我支援旨在增加普通學生人數,特別是來自 UR 背景的學生人數,進入科學培訓的專案和倡議。 我曾受益於許多支援青年科學家的專案。 這些專案包括北卡羅來納州科學與數學學院、UMBC 的Meyerhoff 獎學金計劃、領導力聯盟、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研究生研究獎學金計劃,以及許多更多。
我認為,擁有更多受過科學訓練的人,無論他們選擇哪條職業道路,都非常重要。 然而,增加科學領域女性、少數族裔和其他 UR 群體的數量的努力,應與確保培訓他們的機構以及支援科學研究的資助機構促進包容性的改革相結合。
除了關注系統培養的個人數量外,政策努力還必須關注確保所有科學家在整個教育、培訓和職業生涯中都擁有高質量的體驗並得到良好的支援。我的假設是,如果來自所有背景的科學家都覺得他們在科學事業中會得到很好的支援——特別是聯邦政府資助的大部分研究都在大學進行——那麼我們將開始看到更高水平的多樣性。
多樣性是一個高效運轉的系統的副產品,該系統支援來自所有背景的科學家。 因此,我們需要超越“管道”,開始著手解決導致科學領域多元背景人才流失的制度和系統結構。 在隨後的文章中,我將分享更多關於我相信這些差異存在的原因,以及我們如何開始解決這些差異的資訊。
* 此處表達的觀點僅為作者的個人觀點,不一定代表其所屬機構的立場。 要檢視我們更多的作品,請點選以下連結:
“我希望我的博士學位能做什麼? 個人價值觀和結構動力學在塑造近期生物醫學科學博士畢業生職業興趣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