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決心:讓講臺更加多元化

又是一個新的日曆年,2016年春季(或冬季)學期即將開始。從學術角度來看,這一年已經過半,但現在是進行總結的絕佳時機。讓我們來談談受邀的研究報告和會議全體會議。誰在被邀請,為什麼?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嗨,學術界的朋友們!

又是一個新的日曆年,2016年春季(或冬季)學期即將開始。從學術角度來看,這一年已經過半,但現在是進行總結的絕佳時機。讓我們來談談受邀的研究報告和會議全體會議。誰在被邀請,為什麼?

大多數系都有定期的報告系列——有些稱之為研討會或座談會。一些大學甚至舉辦大型禮堂活動,邀請重量級人物或各自領域冉冉升起的新星擔任激動人心的演講者。我們中的許多人正在為夏季會議巡迴提交摘要。關於那些主題演講和全體會議發言。你們系的研討會和你們的會議的陣容看起來如何?我立刻想到,在科學、技術、工程或數學(STEM)領域,似乎沒有任何一個領域在大型會議上沒有同質化的專家小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希望每一位閱讀這篇文章的學者,無論他們處於職業階梯的哪個位置,都去回顧一下你們上學期(研討會)演講者的名單。如果你們春季學期的名單已經公佈,也看看那個名單。你們的演講者系列是否通過了 貝克德爾測試?或者更明確地說,你們的演講者系列是否包括有色人種的男性和女性,或者自我認同為 LGBT 或 QIA 的人?你們的研討會主題在多大程度上照顧到了殘疾人士?同樣的問題也可以問問你們去年(或幾年)參加的專業會議。誰是主題演講嘉賓?誰做了全體會議發言?你們的專業協會能透過 種族貝克德爾測試 嗎?

換句話說,你們的講臺有多多元化?

讓我們制定一個新年決心:讓我們決心讓講臺更加多元化,並在科學會議和科學研討會上邀請更多來自弱勢群體的演講者。

一年多前,我曾在 Twitter 上詢問我的關注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學術界科學人士),他們是否能說出他們領域中 5 位非白人同事(同行,而不是他們指導的學生或學員)的名字?當時,我試圖指出人才管道努力程度的差異。誠然,對於有多少有色人種學生研究人員

吹噓自己指導過可以帶到他們的實驗室或指導,人們給予了很多關注(我可能還要加上自我表揚),但是當涉及到在更永久和專業的層面獲得和留住人才時,科學界的代表性就顯得不足了。非常不足。對於為什麼沒有更多來自弱勢群體的教授的解釋,開始讓人覺得熟悉的說法是“我們找不到任何人”。所以我的反駁是,“那麼,你認識誰?”

讓我們從頭開始。為了讓教授隊伍多元化(從已經具備資格的人員中選拔),人們需要與自己(和他們的同事)進行一次真正漫長而艱難的對話。

認識我所在領域的任何黑人、拉丁裔、美洲原住民、LGBT 人士嗎?
我是否有意識地關注我所在領域的人員構成?
我是否對這些人可能在哪裡,或者他們可能在哪裡聚集有敏銳的觸角?

這個聚集地可能是一個實際的地點或會議,也可能是專業協會或非正式的線上網路。但要知道它們是存在的,而且我經常談論它們(咳嗽:SACNASESA SEEDS 專案、 NoBCCHEFASEB MARC 專案、 AISES、 NSBENSBP)。

2015 年 TED Fellows 班的 4 位科學家,從左到右
Patience Mthunzi 博士,來自南非,生物光子學物理學家
Danielle N. Lee 博士,來自美國,動物學和動物行為科學家
Jedidah Isler 博士,來自美國,天體物理學家
Aomawa Shields 博士,來自美國,天文學家和天體生物學家

感謝像 Jonathan Eisen 博士 這樣的學術界男性,他們願意重視這個問題,對話正在開始,並且正在採取一些行動。(眾所周知,Eisen 博士曾 拒絕 來自在其邀請中沒有表現出性別平等的機構的講座邀請。想象一下,這種程度的行動主義能夠跨越所有學術領域,並支援有色人種的男性和女性、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科學家、殘疾人士和/或自我認同為 LGBTQIA 的人嗎?)

基礎級:你能說出你所在領域的五位女性嗎?

進階級:你能說出你所在領域的五位非白人男性或女性嗎?

高階級:你能說出你所在領域的五位 LGBT 或 QIA 人士嗎?

大師級:你能說出你所在領域的五位有不同能力的人士嗎?

當你們為系研討會組建名單並參加會議時,總是大聲問:講臺上缺席的應該是誰?

這不是一場競賽。事實上,我鼓勵你們與 1 位或幾位其他同事合作建立這些名單。這就是人脈網路的工作方式。由於不同的技能和優勢以及資訊獲取渠道,群體可以比個人更快地獲得更多的洞察力和資訊。

如何處理這些名單?

開始邀請這些人參加研討會,談論他們的研究/工作。提名這些人擔任捐贈講座。將他們的名字提交給指導委員會,讓他們在你們的專業協會會議上做主題演講和全體會議發言。

秉承審慎和有意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理念,詢問每一位研討會演講者,他們認為還應該邀請誰來做研討會。看著你的名單擴大。

並與其他同事分享你的名單。

************

另請閱讀:《實現會議演講者性別平衡的十條簡單規則》,作者:Jennifer L. Martin & Philip E. Bourne,發表於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DNLee is a biologist and she studies animal behavior, mammalogy, and ecology . She uses social media, informal experiential science experiences, and draws from hip hop culture to share science with general audiences, particularly under-served groups.

More by DNLee
© .